11月2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株洲炎陵縣炎帝陵管理局承辦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迎來終評,參賽選手通過實物展示、作品簡介PPT的形式參加終評答辯,參賽作品展現炎帝神農文化的精神內核和外延內容,具備可落地、可轉化的潛力。
專家坐鎮,標準明晰
為保障大賽專業性,確保大賽終評結果公平公正,本次評審邀請七位權威專家坐鎮評委席,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權威人士、企業家等組成評審委員會,在長沙星城公證處工作人員公證下進行嚴格評審。大賽聘請中組部第一批“萬人計劃”國家級教學名師,丹麥皇家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湖南省工業設計協會主席,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紅點、紅星、芙蓉等多個國際設計競賽主席和評委何人可擔任專家評審委員會主席。臺灣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教授丑宛茹,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王健,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汪田明,株洲市炎陵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肖志高,南華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黃信初,湖南省炎帝陵基金會辦公室主任朱建軍擔任終評評審。
終評專家
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何人可表示本次大賽的評審標準主要有三個。一是要體現神農文化,要有地域文化的特色;二是表現形式當代化,要為當代年輕人喜聞樂見;三是要可落地,轉化產品要有市場。
線上線下,公平公正
經過初評和復評的采光剖璞,確定30件優秀作品入圍終評。近百名參賽選手云集長沙,進行作品的現場展示與答辯,臺灣地區及海外選手以視頻形式參加。6名內地評委在現場參加本次大賽終評工作,臺灣評委通過視頻會議進行線上評審打分,評審過程均在當地公證處全程監督下進行。
通過PPT、視頻、圖文、實物等方式,參賽選手依次對作品進行視頻展示、現場展示及互動答辯,評委根據答辯結果給出最終評分并確定最終獎項。
候場選手現場評委觀看海外選手演講視頻
選手現場參與答辯
引領發展,未來可期
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何人可對獲獎作品作出高度評價,表示本屆大賽國際化程度高,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積極參與,充分體現了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特別是新媒體形式的參賽作品非常新穎,對日后的大賽發展起到引領作用。對于作品的后期轉化潛力,他表示高分作品都具備極佳應用前景,可以嘗試與地方產品、活動相結合。
6月16日,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新聞發布會在長沙召開,大賽正式啟動,并開始面向全球華人征稿,共收到來自海內外參賽作品5286件,其中來自臺灣的作品1358件,占比25.69%;大賽影響力輻射全球,吸引全國32個省區市、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德國等10余個國家的參賽者投稿,賽事規模和影響力達到一流水平。
編輯/陳雅如
來源/文創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