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競賽背景
區域河流作為區域景觀中一種重要的生態廊道,其功能的正常實現與否關系到整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區域河流研究趨勢表明,河流廊道作為區域中寶貴的自然連續空間,不僅發揮著重要的生態功能,如棲息地、動物遷移、生物多樣性等,而且在提供水源保證、防洪、物資運輸和經濟發展,以及增加區域景觀特色,豐富城市居民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受城市化的劇烈干擾,區域河流已成為人類活動與自然過程沖突最為強烈的地帶之一,這也直接導致了河流自然性和多樣性的減少以及適應性和美學價值的降低。因此對區域河流開展多尺度、跨學科的綜合研究與規劃設計,已成為當前風景園林學科領域內的重要議題。
本次競賽以“區域河流生態景觀規劃設計”為主題,自2020年3月11日至11月15日面向廣大學生征集設計作品,現從196份提交的作品中評選出31篇優秀設計作品,其中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9名,優秀獎15名。
二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
教育部高等學校建筑類教學指導委員會風景園林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
全國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風景園林學科評議組
承辦單位
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
協辦單位
《中國園林》雜志社
《風景園林》雜志社
《中國名城》雜志社
三 評選結果
一等獎
《FLOWSCAPES ——應對水危機的雅加達未來水都市主義設計》
·
作者:胡光亮、代鵬飛、張子赫、侯禹升、張弛
·
指導老師:翟俊、付曉渝
·
單位:蘇州大學
《逐水而居,塵埃落定——以棲息地修復為導向的四川阿壩州馬爾康市梭磨河流域灘地生態復興計劃》
·
作者:李禮、吳卓賢、蔣思瑋、黃琬茹、甘露
·
指導老師:潘翔、李西
·
單位:四川農業大學
二等獎
《Qù?野——基于生態系統服務理論的濟南市興濟河景觀規劃設計》
·
作者:梁雪原、段亞畦、田霖
·
指導老師:姜芊孜
·
單位:山東建筑大學
《Paths of soul Back to temple——基于愈療模式下的佛教旅游景區更新計劃》
·
作者:段連華
·
指導老師:高月秋
·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
《治愈?修護?融合——重構南沙河海淀段生態空間》
·
作者:梁譯元、陳斯喆、李雙一、朱文君、王憶南
·
指導老師:傅微
·
單位:北京建筑大學
《智聚云滇?打造智慧景觀下的昆明新城市烏托邦》
·
作者:曾麟斐、石礎瑜、金陳鑫、郭家瑜
·
指導老師:劉丹、張文婷
·
單位:長安大學
《寂靜時刻的兩端——渭河改造計劃》
·
作者:陳瑾萱、徐術文、高培元、孟媛
·
指導老師:呂小輝、徐紅蕾
·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三等獎
《水脈月明、垛基林長 ——基于觸媒理論的廣州海珠濕地農墾園河涌肌理修復設計》
·
作者:黃雪、沈子然、郭婉琪、黨吉
·
指導老師:李暉、陳燕明
·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基于耦合理念的鄉村河流生態修復與景觀規劃設計》
·
作者:趙銳、李伊伊、馬夢嬌、裴苑利
·
指導老師:韋娜、崔文河
·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Plants to Plants》
·
作者:吳炯、龍澤宇、張興強
·
指導老師:張洋、于冰沁
·
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圩上水鄉——太浦河區域江南水鄉單元污水凈化設計》
·
作者:黃希婷、于夢晴、劉暢、宋玉玲、唐慧
·
指導老師:翟俊
·
單位:蘇州大學
《復蘇的運河之脊——基于生態智慧轉譯與河流健康評價的流域生態景觀規劃設計》
·
作者:溫雯、張佳樂、張希穎、張文正、苑馨宇
·
指導老師:胡一可、王洪成
·
單位:天津大學
《水的旋律,玄色之歌——山溪性河流蓄水景觀設計探索》
·
作者:宋長城、楊宇軒、李英凱、吳蔚
·
指導老師:王越、王潔寧
·
單位:山東建筑大學
《圣水新生:印度瓦拉納西以水為核心的城市可持續發展設計》
·
作者:葉懷澤、葛楠楠、任敬、文清、李志杰
·
指導老師:翟俊、付曉渝
·
單位:蘇州大學
《引水銜城——基于生態系統服務評價體系的濟南市西濼河——玉繡河綜合效能提升》
·
作者:王廣興、楊煜辰、李金煜、展茂箏、王睿
·
指導老師:姜芊孜
·
單位:山東建筑大學
《油庫重啟——融入城市與河流生態發展的油庫遺產轉型設計》
·
作者:張瑋楠、余林冰、都金、陳五月
·
指導老師:張泉
·
單位:合肥工業大學
優秀獎
《THE DOTTING PEARLS》
·
作者:楊嘉妍、艾景輝、鄭紫瑩、張鈺、羅宇
·
指導老師:何偉
·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廣州美術學院
《芊蕁元蕩——長三角地區元蕩湖生態綜合提升設計》
·
作者:王卓霖、趙雙睿、朱昕玥、史思遠、季文馨
·
指導老師:陳靜、周向頻
·
單位:同濟大學
《以水潤城,城水共生——西安皂河河道活力提升策略》
·
作者:蘇宜、王旭敏、張聰
·
指導老師:吳雪萍
·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Color Four——以四色活力為驅動力的日照市東港區雙河濱水空間更新設計》
·
作者:苗行健、董思琦、尋雅心、徐一丹
·
指導老師:王越、王潔寧
·
單位:山東建筑大學
《水街旁 市井中——基于敘事結構生態理念的蘇州山塘河更新設計》
·
作者:錢燁清
·
指導老師:邵大偉
·
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歸源?歸憶?歸一——生態系統服務導向下的河流景觀規劃設計》
·
作者:卜明港、叢慧琳、徐晟宇
·
指導老師:姜芊孜
·
單位:山東建筑大學
《藍色的絲帶 —— 一個連接新舊之城的生長系統》
·
作者:許新、彭雪凌、楊超、司艷萍、滕甜甜
·
指導老師:許先升
·
單位:海南大學
《白水繞江南——基于MSPA的跨尺度水生態廊道設計》
·
作者:王歆月、張欣迪、張晨悅
·
指導老師:翟俊、付曉渝
·
單位:蘇州大學
《川西水驛——沱江流域工業遺址景觀生態修復及提升》
·
作者:陳雨芊、金磊
·
指導老師:傅婭
·
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水敏半導體——基于電流效應作用于水質改善的綜合型主題景觀規劃設計》
·
作者:葛舒彤、丁吉逸
·
指導老師:高飛、喬敬雅
·
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河流重生,流域共生》
·
作者:鄧美慧、程倩彤、陳淑雯、張玥琪
·
指導老師:林廣思、蕭蕾
·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桃花飛雪,千年鹽田——瀾滄江生態景觀修復規劃設計》
·
作者:張爾科、尹圓、閆世航
·
指導老師:趙偉
·
單位:天津大學
《汾湖新生——圩田智慧下的太浦河水網凈化系統》
·
作者:周悅、葉懷澤、任敬、葛楠楠、胡光亮
·
指導老師:翟俊
·
單位:蘇州大學
《擺渡自然之靈,重啟生態廊道》
·
作者:張義辰、竇余嘉、李喆、黃振宇、張淑怡、嚴格格
·
指導老師:李春濤、李若男
·
單位:安徽農業大學
《“濾”洲——錢塘江流域三江匯地區水生態修復策略設計》
·
作者:蔣新健、王超凡、諸文珺、方慧儀、蔡佳利
·
指導老師:謝雨婷、張云
·
單位:浙江大學
注:其余未獲獎競賽作品可自行處理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sdjzu.edu.cn/xwzxlt/info/1018/14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