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等學校、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廣大青年的交流互動,促成兩岸文化創意及相關產業的合作共贏。經研究,華燦獎全國競賽組織委員會決定啟動第七屆“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活動(以下簡稱華燦獎),具體內容通知如下:
一、舉辦單位
(一)主辦單位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
(二)承辦單位
民革中央聯絡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設計教育專業委員會、北京國際設計周有限公司、華燦工場(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吉林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上海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陜西科技大學
(三)支持單位
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團結報社、臺灣中華國際藝文促進交流協會、臺灣中華杰出青年交流促進會、臺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臺灣中華文化·教育·環保·藝術聯盟、臺灣中華經貿文創聯盟協會、臺灣文化創意交流協會
二、競賽主題
融·合
三、競賽賽制
華燦獎分賽區賽和全國賽二級賽制。
(一)賽區賽:全國設立10個賽區,各賽區組委會牽頭單位負責組織賽區內高校師生及青年設計師開展賽區賽,并上報進入全國賽的作品名單。
(二)全國賽:入圍全國賽的作品參加全國賽的評審。
四、賽程安排
作品征集時間:2021年5月至8月31日止
各賽區評審時間:2021年9月
全國賽評審時間:2021年10月
頒 獎 儀 式:2021年11月
(以上日期如有調整,以華燦獎官網公布為準)
五、參賽辦法
登陸華燦獎官網(www.huacanjiang.com)在線報名,依據提示完成在線報名、作品上傳。請務必確認信息填寫無誤,獲獎后信息不可修改。作品數據不完整者,將直接取消參賽資格,恕不通知。具體說明詳見附件1。
六、獎項設置
(一)賽區賽
賽區賽獎項設置參照全國賽執行,獲獎人數原則上不超過參賽人數的15%。
(二)全國賽
1.全國賽設全場大獎2名(高校學生組和青年設計師組各1名),獎金人民幣50000元/名及免費協助申請相關專利。設一、二、三等獎等獎項若干,總獲獎人數原則上不超過參賽人數的15%;
2.全國賽設優秀指導教師獎,獲全國賽高校學生組三等獎及以上作品的指導教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3.定向主題由定向主題征集單位設獎;
4.對組織參賽有突出貢獻的單位頒發優秀組織獎。
5.全國賽其他獎勵優惠政策
(1)獲獎設計師將受邀成為“兩岸青年設計服務平臺”會員,并有機會免費入駐北京中關村海龍大廈“華燦工場”眾創空間。獲獎設計師亦可獲得華燦工場提供的創業服務,包括虛擬注冊、創業輔導、投資孵化以及市場對接等服務。
(2)獲獎設計師將受邀成為“歌華文創人才服務中心”會員,列入“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數據庫”優先獲得“服務中心”所提供的各項服務。
(3)獲獎作品及設計師將有機會獲得組委會“重點項目推薦計劃”中,利用平臺推薦,實現市場轉化。
(4)提供設計師創業的孵化平臺,扶植資助青年設計師實現自己的設計方案并制成樣品,創造設計價值。
(5)入圍設計師有機會受邀到大陸文創園參訪交流。
七、獎項召回
當遇到以下情況時,華燦獎組委會有權收回獎項標志的使用權和已頒發的獎品。
1.獲獎作品(產品)由于功能性缺陷造成了重大社會危害。
2.正式確認獲獎作品(產品)侵犯了其他作品(產品)的設計權或其他知識產權。
3.設計者或生產者在未通知主辦者的情況下對獲獎作品(產品)進行重大修改,并繼續在該作品(產品)上使用獲獎標志或利用其進行宣傳。
八、版權聲明
1. 參賽作品應為參賽者的原創作品,并確認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專利、著作權、商標權及其他知識產權。
2. 請參賽者務必保留好作品源文件,最終獲獎設計師需提交作品源文件。
3. 主辦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行使著作權:享有對所屬競賽作品方案復制權、傳播權、展示、出版和宣傳等權利。
4. 主辦方對本活動保留最終解釋權。
九、聯系方式
1.全國競賽組委會秘書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5號世寧大廈217
聯系人:洪佳、吳一鳴,010-82289329、82289855
2.各賽區聯系方式詳見附件2。
大賽官網:http://www.huacanjiang.com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2021年4月22日
華燦獎官網
https://www.cahe.edu.cn/site/content/14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