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我們的
城市公共空間微更新設計競賽嗎?
通過前期的征集招募
共有一百多支隊伍報名參賽
最終選出了十二支隊伍
將參與金銀銅獎角逐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大家的設計效果
并選出你心目中的
最佳設計吧!
圖片
金匯老鎮北片區簡要情況:主要為金匯中街居住小區(匯中小區)以及金匯影劇院、金匯幼兒園、金匯中學等公共服務設施。范圍內主要道路有金匯中街和金匯中心路,金匯中街曾經是金匯鎮最熱鬧、人氣最高的商業街,路端33M高鐘樓是老鎮地標,金匯中心路南北貫穿整個老鎮。
01
聚金匯人
圖片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設計旨在改善金匯片區居民現存的生活矛盾點,打造聚“金”“滙”人的新型生活方式。將“滙”的主題融入整個設計之中:“氵”打造濱水景觀步道,為居民提供一個運動休閑的新途徑;“隹”以人為本,布置社區驛站、棋藝公園、文化廣場、趣味巷道、生活驛站、濱水駁岸六大新型生活場景;“匚”貫穿全局的慢行生活系統將各生活場景聯系起來,最終形成匯聚溫暖的新型社區。
02
無界鄰里,共享街道
圖片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面對城市快速發展遺留下來的老舊小區,面對基地內部的設施缺失,面對公共空間品質的低下化和碎片化,面對小區居民的迫切需求,同時緊跟城市發展步伐,本次方案以提升小區的空間品質為目標,以“無界鄰里,共享街道”為主題,在基地內部建立了一個立體環廊,采用更加活潑的方式,將各個空間串聯,同時,將居民的生活需求串聯到一起,行成一個集空間,需求和功能于一體的立體網絡,提升社區空間環境,打造模范社區,最終,改善城市形象。
03
“有溫度的生命線”
圖片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構建金匯15分鐘社區步行圈,以原有人行道為基底進行拓展,將設計中各個空間節點串聯起來,形成有人文溫度的動線。同時對于串聯的空間節點進行重構。類似有機體,通過血管更新,煥發臟器活力。由點到線到面系統性地為居民提供一個有趣的體驗空間。
04
人人匯建
圖片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團隊針對范圍內七大功能空間提出“一軸一帶四點位“的解決方案。一軸為金匯中心路及其附帶周邊道路,一帶為“破墻”而形成的串聯起公共主要活動空間的慢行系統。四點包括金匯鎮電影院廣場、苗匯路及金匯幼兒園周邊、金匯中街小區封閉小路、金匯中街小區內閑置空地。
整體的方案思路突出一體化的概念,在挖掘金匯在地性故事的同時,關注上海整體區域發展定位,打造新的“金匯場景”,在多方共同參與下,更新出新的“金匯特點”,進而輻射周邊其他社區,帶動金匯鎮整體微更新進程。
05
“觸”即發
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當前老舊社區改造以“土地金融”為核心的政府包辦征遷式更新不可持續,本方案提出以“產權人自主改造”為核心的政府帶動自主式更新。通過空間上影劇院文化功能重構作為更新基點,重拾生活驛站社區服務功能,重塑街角街邊公共空間品質,重啟中學運動場地分時利用模式,探討一系列微空間更新為觸媒,以啟動城市自發更新的機制,實現老舊社區活力再造重生。
圖片
圖片
金匯老鎮南片區簡要情況:主要為居住小區匯南新村和匯中苑。匯南新村經過一輪舊住房改造,整體環境得到一定改善,但停車空間仍緊張,缺乏慢行步道和活動場所。金匯中心路兩側綠樹成蔭,景觀本底較好,品質有待提升。
06
匯聚全齡,公園社區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本方案基于對匯南新村周邊總體分析,聚焦人群活動需求,構建特色慢行系統串聯社區內重點設計的公共空間節點,引入四時植物多變景觀,分階段、點線面更新社區,最終創造共建共享的互動氛圍,打造全齡共享的“公園社區”。
07
林蔭之下
圖片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本設計旨在將以人為本,以文墊基,以美繼承作為微更新設計原則,打造老幼友好型融合社區。以“慢生·蔓延·漫溢”為核心設計理念,慢生——打造活力道與慢步道的交叉流線,慢享康養生活,再塑慢步街區;蔓延——基于社區的林蔭本底,蔓植療愈生態,蔓系鄰里共融;漫溢——濱水景觀再造,營造文化氛圍濃厚的社區意境,讓浪漫在街區得以滿溢。
08
“行·林”
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行·林”項目以“行走于林,居于市間,仿若天然”為中心思想,以三大節點——兒童活動園區,健身區,濱水空間始終貫穿,在滿足居民日常需求的同時,營造生活氛圍感,提升空間使用率。整體以“林”為意向,增加了豐富的植物景觀和配套設施,增設人行步道,以實現人車分流,同時充分利用濱水閑置空間的景觀性,設置居民公園,提供更多的休憩空間。
09
清平樂村居
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團隊的微更新方案理念是“重拾歡聲笑語激活社區活力”,將社區空間分為基礎塊和活力塊;基礎塊關注優化停車系統、活動場地等原有基礎設施,強化社區自身的服務能力;活力塊則是將當地皮影與橋的文化,轉譯至空間設計,并以增設慢行系統、宅間綠地、有趣的街角空間,以及能共享的濱水花園空間等方式,豐富居民的日常生活體驗,打造出能全齡互動的社區生活。
10
舒往新生的社區匯生活
圖片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本方案“舒往新生”的社區生活,在微改造需求及可持續發展下以模塊化的方法進行社區設計,著重解決居民的需求,營造更為舒適的社區關系。更科學的空間布局、更人性化的功能配置、更智能的場景營造沉靜式景觀,引導居民與環境的可持續互動。同時運用金匯橋文化的僑鄉水韻為基調,用圓形和橋洞的弧線造型,賦予社區活力和鄰里間的和睦,點亮城市社區生活復合場景多維度和提升老鎮區公共空間活力與品質。
圖片
圖片
泰日社區中心片區簡要情況:位于泰青公路與泰青港之間,以居住空間為主。基地位于泰日社區中心區域,集聚生活公共服務功能。范圍內的泰日集貿市場已建成十余年,是泰日社區居民日常采購活動主要聚集地,高峰時期人流車流密集,待進一步改造升級。
11
生活的甲板
圖片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團隊設計主題為“生活的甲板”,以“活力甲板”為核心理念,并融合“開放共享”與“分時利用”的思想,圍繞泰日集貿市場,設計了“生活的甲板”——樹蔭廣場,“交通的甲板”——停車場改造、分時利用,“娛樂的甲板”——健身場地激活三塊主要場地的微更新。保留生活肌理的同時,激發社區活力。
12
From居民歸屬感To居民自豪感
圖片圖片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設計效果圖
以“從建立社區歸屬感轉向塑造社區自豪感”為理念,通過延續、溫暖、共享三大策略,實現泰日社區“滿城浪漫與詩意、家家歡聲與笑語”。在景觀環、廊軸策劃的基礎上,對特殊節點提質,打造環境浪漫、和諧溫暖、文化延續的居民自豪感社區。將單一的集貿市場,融入草階閱讀、屋頂樂園、雨水收集、多功能停車、文體活動、文化展示等功能,形成立體、趣味、多變的共享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