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制造業強市建設,發揮工業設計在產品創新、工藝設計、品牌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的重要驅動作用,加快工業設計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按照“政府引導、參賽自愿、理念先進、公開公平”的原則,舉辦首屆“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現制定如下方案。
一、大賽主題
設計引領智創未來
二、大賽組織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菏澤市人民政府
指導單位: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支持單位:山東省工業設計協會
承辦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總工會
協辦單位:菏澤人才發展集團、齊魯工業大學(菏澤校區)、菏澤學院、菏澤醫學??茖W校、菏澤職業學院、菏澤家政職業學院、菏澤技師學院、菏澤市廣播電視臺、菏澤日報社、菏澤好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二)大賽組委會。
主任:王昌華(市委常委,副市長)
副主任:郝丕進(市委副秘書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市現代醫藥港管理服務中心主任)
趙寶玉(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市大數據局局長、市大數據中心主任)
蔡建寧(山東省工業設計協會執行會長)
成員:王斌(市教育局副局長)
黃超(市科技局四級調研員)
周昆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高奐文(市財政局副局長)
曹宜華(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冉凡文(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
黃皓純(市市場監管局四級調研員)
劉義成(市總工會副主席)
組委會辦公室設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周昆峰兼任辦公室主任。
三、組織形式
(一)作品征集。大賽組委會發布通知,召開大賽啟動新聞發布會,通過各縣區征集參賽作品,鼓勵各院校和個人積極參與。
(二)綜合評審。主要采取線上評審、現場實物評審、答辯評審的形式。對體量巨大的參賽產品,采取提供模型、視頻、圖片介紹的方式進行評審。
(三)頒獎展示。召開頒獎儀式,組織相關設計論壇,邀請省內外知名設計專家分享工業設計理念、普及工業設計知識、交流工業設計經驗。市級主要媒體對頒獎儀式、論壇進行現場直播。
(四)后續宣傳。市級主要媒體對獲獎單位和個人陸續開展宣傳報道。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網站設置專欄,線上展示獲獎作品。
四、參賽對象及條件
(一)參賽對象。在菏澤市內注冊的制造業企業、工業設計機構、企業工業設計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各院校設計類專業師生,從事工業設計的社會團體及個人。
(二)參賽條件。所有參賽作品應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符合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要求;在功能、結構、色彩、形態等方面具有創新性,無知識產權糾紛。以單位名義參賽的,營業執照住所或組織機構代碼證地址須在菏澤市;以個人名義參賽的,身份證住址須在菏澤市,或由符合前款條件的單位出具推薦函。
(三)其他要求。參賽對象應嚴格按照時間及相關要求填報《菏澤市首屆“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申報書》,并提供有關證明材料。
五、大賽組別、領域及申報流程
(一)大賽組別。本屆工業設計大賽分為產品組、概念組兩個組別。所有參賽單位或個人均可申報產品組或概念組。
1.產品組。以企業為主,為近三年(2019年1月1日之后)已量產或已完成開發的產品。
2.概念組。以院校為主,為尚未量產或產業化的概念設計作品。
(二)行業領域。按照國民經濟分類行業,參照山東省“十強”產業及重點產業鏈、產業集群,分為19個行業領域:機械裝備、交通工具;智能機器人、電子信息及通訊產品、軟件及信息化平臺、智能終端;綠色化工和節能環保;新材料及新工藝、金屬制品;醫療健康和應急防護產品、特殊人群及特種領域用品、文化辦公體育及娛樂用品;公共設施、鄉村振興、精品旅游及文化創意、泛家居類(包括家電、家具制造、廚衛等);食品、包裝;紡織服裝等。
(三)申報流程。所有參賽作品均采取網上申報。參賽單位或個人登陸大賽官方網站,按要求提交作品說明文檔或音視頻材料。各縣區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廣泛發動,組織本轄區相關單位和個人積極參與,規范提交作品,并對參賽作品進行初審。每個縣區提交作品不少于30件;高等、中等職業院校提報作品數量另計,不作要求。參賽單位或個人網上申報完成后,應向組委會郵寄紙質材料一份。
六、評審
(一)評審標準。
1.先導性。產品是否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引領行業發展。
2.創新性。產品是否屬于2019年1月1日以后新產品,是否設計理念獨特新穎、創新點突出、能解決社會問題。
3.實用性。產品是否功能結構合理,性能穩定,能滿足使用、維護及安全方面要求,已經或適合批量生產制造。
4.人機工學特性。產品是否舒適、便捷、高效、易識別、人機關系協調。
5.美學效果。產品是否色彩搭配合理、形態體現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與使用環境相協調。
6.品質。產品是否材料運用合理、工藝品質精良、作品質量可靠。
7.環保性。產品是否在制造、流通、使用、回收全過程注重節能、環保并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
8.經濟性。產品的工業設計因素是否對提高實物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價值貢獻較大。
(二)評審程序。
設立評審工作組,邀請省工業設計協會專家擔任成員,負責按照評審細則進行評審,確保評審工作公開、公平、公正。評審分為資格審查、初評、終評和公示四個階段。
1.資格審查。對參賽作品進行資格審核。
2.初評。所有通過資格審查的參賽作品均可進入初評,參賽作品按照領域和組別兼顧的原則,由評審專家進行線上評審打分。
3.終評。根據專家打分,確定進入終評環節的作品名單。參賽單位或個人需要提供實物(或模型),評審專家根據實物打分,按照綜合得分排名提出獲獎建議名單。
4.公示。獲獎建議名單經組委會審查后進行公示,根據公示結果確定最終獲獎名單。
七、表彰和獎勵
(一)獎項。
1.設立金獎、銀獎、銅獎、“新星獎”和優秀獎,金獎不超過5名,銀獎不超過10名,銅獎不超過20名,“新星獎”不超過10個,優秀獎若干。頒發大賽獎杯或證書。
2.設立優秀組織獎,對本次大賽組織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進行表彰。
(二)獎勵。
1.對獲得金、銀、銅獎的企業、團體和個人,分別給予5萬、3萬、2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優先推薦獲獎企業申報市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參加國家和省級工業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參與省內或國內工業設計優秀作品展。對于獲得“新星獎”的市內院校師生,給予5000元一次性資金獎勵。
2.對獲得“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金獎的主創設計者(在校生除外),符合條件的,推薦參評“菏澤市五一勞動獎章”。
3.對高?!靶滦仟劇弊髌诽峁┊a業化轉化服務支持,提高優秀成果產業化、市場化轉化率。
八、時間安排
(一)大賽啟動階段(4月-5月)。
1.公布大賽工作方案,明確活動組織機構,啟動申報工作。
2.組織新聞媒體對大賽進行宣傳,廣泛發動。
(二)作品征集階段(6月)。
自通知下發之日起至6月30日,由大賽組委會組織完成參賽作品征集和資格審查工作。
(三)作品評審階段(7月-8月)。
1.作品初評。7月上旬完成初評,評審工作組確定入圍終評作品,通知申報者準備實物(或模型)參加終評。
2.作品終評。7月下旬完成終評,評審工作組分別按產品組和概念組進行評審,提出獲獎建議名單。
3.作品公示。8月初,組委會對評獎結果進行公示,確定最終獲獎名單。
(四)頒獎展示階段(8月中下旬)。
1.擬定于8月份,舉行工業設計論壇和獲獎作品頒獎儀式。
2.對優秀作品進行展覽展示。
(五)后續宣傳階段(9月-12月)。
制作大賽作品集和宣傳網頁,并組織新聞媒體對大賽成果進行宣傳報道。
九、工作要求
(一)承辦單位按職責分工,認真做好大賽活動的組織協調、督導工作。
1.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做好大賽的統籌組織工作,負責大賽工作方案的制定實施,與指導單位的溝通聯系,各環節流程的運行協調。
2.市教育局負責市內職業院校師生參賽的宣傳和發動工作。
3.市科技局負責市級科研機構及孵化器、創新創業基地、科技中介組織等相關單位參賽的宣傳和發動工作。
4.市財政局負責大賽資金保障支持工作。
5.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所屬技工院校師生、返鄉創業企業人員參賽的宣傳和發動工作。
6.市文化和旅游局負責參賽作品設計創意在文化創意領域運用和推廣的指導支持。
7.市市場監管局負責參賽作品質量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指導支持。
8.市總工會負責基層工會組織和職工參賽的組織發動工作。
(二)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積極組織轄區內企業、機構和個人按要求參加大賽有關活動。
(三)充分發揮電視臺、電臺、報刊、互聯網、微信、微博等媒體的平臺渠道作用,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宣傳推介效果,努力營造關注設計創新的社會氛圍,提升全社會參與工業設計的積極性。
點擊下載附件:菏澤市首屆“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申報書.pdf
參賽網址:http://218.201.160.42:280/index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2699501546160539&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