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說明
1.1 項目名稱:越西河流域河道綜合治理工程(一期)總體設計概念方案
1.2 征集人:越西縣砂石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1.3 項目背景
越西地處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北部,是文昌文化發源地,古為南方絲綢之路“零關古道”要塞。縣內有彝、漢、藏、回等十多個民族,是一個以彝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
越西河為尼日河一級支流,大渡河二級支流。該河發源于越西縣西南部小相嶺新鄉波莫村境內,流經馬拖、中所、越城、新民、乃托鎮,于褲襠溝口匯入尼日河,對城市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長期以來越西河沿岸土壤流失嚴重,使越西河本身防洪排澇調節功能減弱,越西河河道的綜合治理及周邊環境規劃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其次,越西河道兩側道路、路燈、景觀等基礎設施欠缺,綠化率低,沿河景觀風貌差。項目區現狀呈現以下特點:
(1)河段淤積嚴重,河道行洪通道受到影響;
(2)城巿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排入河中,兩岸邊坡上垃圾成堆,河水受到污染,嚴重污染河水,影響生活環境;
(3)項目區段堤防基本為土質邊坡,防洪標準5年一遇至20 年一遇,土質邊坡段堤防岸坡沖毀嚴重,邊坡垮塌,遇汛期將有部分段農田損毀嚴重。
1.4 征集目的
本次征集的目的在于集思廣益,通過邀請優秀的設計機構,科學布局越西河道流域綜合治理方案,提升河道承災能力、美化沿河景觀風貌、優化交通基礎設施布局,達到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
1.5 設計范圍
本項目規劃范圍涉及4段河道綜合治理、沿線綠化及配套設施(主要包括4座橋及濱河綠化帶、節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具體設計范圍和設計要求詳見概念設計階段設計內容簡述。
2.征集規則
本次征集工作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公開報名及遴選入圍階段;第二階段為概念方案設計及評審階段;第三階段為設計整合階段。
2.1 第一階段——報名及遴選入圍階段
2.1.1報名條件
本次征集活動接受聯合體申請,聯合申請人不超過2家。獨立申請人或聯合體須滿足以下條件:
2.1.2應征資料的組成
(1)報名表(見附件 1);
(2)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簡介;
(3)有效的營業執照(或商業登記證明)復印件;
(4)企業資質(工程設計市政行業甲級及以上資質;工程設計水利行業甲級及以上資質);
(5)申請人近5年類似項目證明文件,并提供以下證明材料:
(a)優勝獎或中標通知書或設計合同蓋章簽字頁復印件;
(b)設計作品的相關照片(完工項目)或效果圖(在建項目);
(c)本項目主創設計師及設計團隊情況介紹,需提供:主創設計師及設計團隊人員簡介、個人職業資質證明文件;
(d)企業法人授權委托(法人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法人及被授權人的身份證明)(復印件加蓋鮮章)
(e)以設計聯合體名義報名的,應提交所有聯合體設計機構共同簽署的“設計聯合體協議書“(詳見附件2),并明確牽頭設計的主體單位(正本,加蓋公章);
(f)其他申請人認為有必要提供的材料。
申請人如為聯合體,成員單位需分別提供上述資料、填寫報名表;以上所有資料均需加蓋單位公章并簽字。
2.1.3應征資料的遞交
以上應征資料打印裝訂成冊,文本A4尺寸,提交1份正本(須加蓋公章)及7份副本,并于2022年5月25日17:00前遞交至以下地址:越西縣濱河路為農服務中心6樓(郵編616650),收件人田學清(13882471841),同時請將應征資料電子文件通過互聯網郵箱發送至郵箱地址:564007189@qq.com。
應征資料文件以最終收到的紙質文件為準,在截止時間以后收到的應征資料文件將被拒絕并退回給申請人。本次征集不接受網上報名,應征資料逾期送達或者未送達的,征集人將不予受理。2.1.4遴選入圍方式征集人將依法組建遴選評審委員會,由遴選評審委員會結合應征機構的行業聲譽、業績、擬投入項目的團隊、資質或有關設計許可等資料進行綜合考慮,遴選設計機構入圍,進入第二階段的概念方案設計。
(1)遴選投票
遴選評審委員會在審閱應征機構的報名資料后,將進行論證溝通,然后進入獨立投票環節,投票采用記名投票,按得票多少,從應征機構中選出不少于2家入圍設計機構。
(2)入圍名單確認后,征集人將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的方式分別通知入圍的設計機構,并向入圍設計機構發放基礎資料。入圍設計機構也可自行到征集人處當面領取。入圍設計機構得到通知后,在規定時間內向征集人提交《參與確認函》的掃描件,并最晚須在踏勘現場時將參與確認函提交征集人。
(3)設計機構在遞交了《參與確認函》后,若因非不可抗力因素中途退出或最終放棄參與的,征集人有權拒絕該機構參加征集人后續的其他任何建設項目。
2.2 第二階段——概念方案設計及評審階段
入圍設計機構根據設計要求進行總體概念方案設計,并按要求提交成果文件。
2.2.1方案評審
為確保本次征集活動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結合本次方案征集具體情況,評審流程及規則如下:
(1)評審委員會:征集人依法組建方案評審委員會,成員由省、州、縣相關部門或企業技術代表、各級領導干部組成。
(2)評審方式:本次采用明標的方式進行評審,即設計機構進行現場匯報(須由設計機構的主創設計師匯報方案),評審委員會對匯報內容進行現場問詢后,召開研討會交流溝通。
(3)投票方式:方案評審委員會采用記名投票法,充分討論后進行獨立投票,得票最多的為第一名,即為獲得優秀成果獎的方案。
(4)評審流程
1)、評審要求
評審小組將對入圍設計機構的成果文件的時效性、完整性等進行評審,未通過評審的成果文件視為不符合征集要求,征集人將拒絕支付未通過初步評審的成果文件的設計機構設計補償費,初步評審內容如下:
a、設計成果必須滿足征集文件的基本要求,內容表達必須做到完整,成果文件達到本次征集設計工作深度及要求。
b、設計成果正本必須經設計機構或設計聯合體各方簽章方為有效。
c、每家設計機構只允許提交1個設計方案,且所有設計成果內容必須按時一次性交齊。
d、所有成果文件如若被 2/3以上的評審委員會成員認為成果文件非原創、已經發表過,或經 2/3 以上評審委員會成員認為與其他同類作品雷同的,將被視為無效。無效設計成果由設計機構在收到通知后的7日內取回,征集人不予支付設計補償費,逾期未取的無效設計成果,由組織機構作報廢處理。
2)、方案闡述
按入圍設計機構的抽簽順序進行方案闡述,評審委員會結合入圍設計機構的設計成果進行綜合比較,從設計整體理念、經濟指標、功能使用、外觀風貌等方面進行評審。
3)、投票表決
本次方案征集評審采用投票表決的方式進行評定,評審委員會成員進行記名投票,最終得票最多的為第一名,將獲得優秀成果獎。其余機構提交的方案評定為有效成果的,獲得入圍獎。
2.3 第三階段——概念方案設計整合階段
入圍機構提供的設計圖紙、相關文件、資料、方案等項目成果,由獲得優秀成果獎的機構負責,按照專家評審意見對全部入圍方案進行整合優化,直至通過征集人評審后確定為最終設計方案。
3.征集活動日程安排
4.設計優秀成果獎及補償費的支付
4.1 設計優秀成果獎及補償費入圍設計機構在提交符合征集文件要求的成果后,獲得優秀成果獎的機構將獲得150萬元的設計費,其余機構將分別獲得30萬元的設計補償費。
4.2 其他設計機構參加本次征集活動的所有費用(含差旅住宿費)均自行承擔,且應自行負責在工作過程中的安全責任。
5.聯系方式
郵寄地址:越西縣濱河路為農服務中心6樓(越西縣砂石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收件人及電話:
田學清 13882471841
電子郵箱:564007189@qq.com
https://mp.weixin.qq.com/s/LInCznzOdgm4Qfwn2DeW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