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院系:造型學院版畫系
展覽地點:美術館3層
雞湯與毒藥
同學們好,你們的運氣是那么好。在這個時段,在這種環境,你們生逢其時,順風順水考進了央美,然后又順理成章地畢業了。或者讀學士,或者讀碩士,或者讀博士。你們在同輩人中可以說是金字塔尖上的天之驕子。那往后呢,往后你們的運氣還會一直好嗎?其實你們都知道這是一句廢話。可是,我還是要送一句重復了千百次的廢話給你們:祝你們一帆風順,找到滿意的工作,遇見懂你們的伯樂,健康,發財,像蒼鷹一樣翱翔藍天,像海雁一樣搏擊風浪。我為什么要這么寫這些話呢?因為它們是好的,凡是好話都是廢話。而這樣的廢話是有神秘能量的。如果你相信生命應該是快樂的,那么生活也一定會快樂。其實,即使你沒有找到完美的工作,沒有遇見伯樂,沒有一帆風順,既不像鷹,也不像雁,哪怕你只是一只燕雀,只要你認可當下的角色,你便會馬上快樂。只要你心存理想,你便會永遠快樂!這對一個感恩自己活著的人來說(有些人對活著不覺得珍貴),這不是雞湯,而是補藥。但對于習慣于抱怨生活的人來說,雞湯鴨湯都是毒藥。
我幾十年來一直討厭成功學,成功雖然是重要的動力,但一定不能是最重要的。否則,我們便入了魔鬼的伙。那樣,多么成功都不會使人快樂。你可以在生活中隨機應變,但不要做傷天害理的投機者。你如果在乎錢,那就一心一意去賺錢;你如果在乎名,那就痛痛快快去出名;你如果在乎藝術或者畫畫,那就不要在乎別人的評價,守護好你成功之前的寂寞。別人會使我們誤入歧途,半途而廢,甚至萬劫不復。正如有些人認為。藝術家不是設計師,不是裝修隊,不是啦啦隊。哈哈,我是半認可的。但是,這些聽起來很過癮的話,里面的雞湯含量其實很大,誰做的到呢?我做得到嗎?No,沒有人做的到。即使是那些極端的、耳熟能詳的大師,諸如梵高和畢加索,他們也是生活在自我和社會的征戰之中。梵高內心的打斗尤其慘烈,而畢加索則始終是一個勝者。我和你,和所有人都有各自的個性,因此榜樣也不應該一樣。
物質和精神,自我與社會,獲得與奉獻,享受與索取。如何平衡好它們,怎樣不顧此失彼?所有我們不能夠逃避的一切,都要坦然面對。讓我們去珍惜和體會碰到的每一件事情,這是一種身在其中又超然物外的情景。最后,我想說一句:你如果想擁有超越常人的財富與權力,你就要做好超越常人的貢獻和努力。因為天道平衡,人道偏心。把自己當一個生命的投資者和社會的奉獻者,你給予的和付出的終將會有回報。作為一個藝術家,我們比較容易看重自己的需求,這沒有錯。但是,你們如果看不見別人的需求和社會的需求,你們想想后果是什么?一般來說,你的待遇高低和成就大小,取決于社會需要你的程度。希望我們都是一個個社會需要的人才,若真如此,那這篇雞湯文字就是一碗有湯有肉的美食了。
——造型學院版畫系主任王華祥
沙爽
院系:造型學院版畫系
研究方向:版畫概念研究
指導教師:李帆
作品介紹:“尋找標準”是我一直以來思考的方式,長久以來我總是沉迷于找尋諸事的邏輯。這件場景裝置的圖片素材源于Google和各類展示標準的網站(包括人體工學、產品設計標準等),并且我設置了看似唯一的觀看視點——最終匯集成一個樣板客廳,以展示我所創造的“規則”。
作品名稱:《樣板生活》
作品尺寸:300*340*180cm
作品材料:瓷磚、家具現成品、布藝、印刷工藝
沙爽個人主頁
劉宇琪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色彩研究
指導教師:祝彥春
作品說明:時間是什么?太陽朝出夕落、從白天到黑夜的光線變化、不斷跳動的心臟、行動的肢體?是上一刻的留戀、下一瞬的未知、記憶中陳年舊事、還是幻想的遙遠未來?時間是一個從未停止的運動著的概念,在時間的長河中我就這樣被動的任由其規律的行進著,即使想要保留某一刻也只能在記憶中重現,并被不斷提醒著不復存在的存在。
作品名稱:1點45
作品尺寸:168*150cm
作品材料:絲網版畫
作品名稱:5點25
作品尺寸:168*75cm
作品材料:絲網版畫
作品名稱:16點31
作品尺寸:75*75cm
作品材料:絲網版畫
作品名稱:12點58
作品尺寸:84*72cm
作品材料:絲網版畫
劉宇琪個人主頁
張曼琳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語言研究
指導教師:李曉林
作品說明:我想通過這種源于自然異于自然的形象表現這個世界的多樣性,用自己創造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對自然世界的理解。我的一切幻想能夠借此實現,我可以與自然生物暢所欲言,以最溫暖的方式來了解探究,讓它們真實的存在,讓這個幻想的世界真實的存在。
作品名稱:失語蟲
作品尺寸:70?50cm
作品材料:絲網版畫水彩
作品名稱:失語蟲
作品尺寸:50?50cm
作品材料:絲網版畫作品水彩
作品名稱:失語蟲
作品尺寸:50?50cm
作品材料:絲網版畫水彩
張曼琳個人主頁
楊山河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媒介研究
指導教師:周吉榮
作品說明:白噪音能夠安撫不安的情緒,是來源于現實世界的聲音,但作為一個概念其本身是“虛擬”的、“非現實”的。作品想呈現人作為虛擬世界的“觀看與被觀看者”,并在現實世界“真實的距離”中尋找到些許存在的慰藉。
作品名稱:白噪音之一
作品尺寸:75x100cm
作品材料:凹版版畫
作品名稱:白噪音之二
作品尺寸:75x100cm
作品材料:凹版版畫
作品名稱:白噪音之三
作品尺寸:75x100cm
作品材料:凹版版畫
楊山河個人主頁
曲小雨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概念研究
指導教師:李帆
作品說明:作品是從個人的成長經歷出發,基于內畫技法完成.。區別于常規繪畫,內畫的第一筆是不會被后一筆覆蓋掉的,意味著落筆即存在。當內畫的載體置換成膠囊時,逼迫我使用最小的筆,集中所有精力,在極其微觀的空間里探究自我這一宏觀話題。一切都變得有趣,內與外、正與反、微觀與宏觀、存在與虛無都交織在一起,沉浸其中。
作品名稱:內化
作品尺寸:可變
作品材料:膠囊丙烯
作品名稱:內化
作品尺寸:可變
作品材料:植物纖維素水溶性多糖醫用明膠甘油酸棗仁(制)左旋延胡索乙素鐵莧菜鹽酸小檗堿甘草牡蠣殼經高溫煅燒轉化制得的以碳酸鈣與氫氧化鈣為主的鈣化合物蔗糖硬脂酸鎂預膠化淀粉微晶纖維素乙基纖維素滑石粉益母草雞血藤三叉苦連翹功勞木土茯苓硝酸硫胺維生素B2煙酰胺維生素B6維生素B12泛酸鈣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玉米淀粉丙烯
曲小雨
劉啟光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媒介研究
指導教師:王華祥
作品說明:人物一直是自己描繪的對象,在表達方面一部分是帶有自畫像性質,有些是表達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在描繪過程中我刻意隱蔽具體的人物形象或阻斷與觀者之間的目光參與,目的是為了去除肖像畫所帶有的“特指性”,從而使其成為符合自己內心訴求的“主題性”、“敘事性”作品。
作品名稱:旅人之一
作品尺寸:40x60cm
作品材料:石版畫
作品名稱:守.望I
作品尺寸:45 x 63cm
作品材料:石版畫
作品名稱:理智與情感之二
作品尺寸:42 x 58cm
作品材料:石版畫
劉啟光個人主頁
韓藝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媒介研究
指導教師:周吉榮唐承華
作品說明:情緒,哪怕是稍縱即逝即逝的情緒,也布滿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某一刻我們陷入悲傷,下一刻便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有些情緒追趕著我們,有些情緒躲避著我們。通常它不會清晰鮮明,也許是因為我們只是感受情緒的附屬物。
作品/照片名稱:情緒
作品名稱:情緒
作品尺寸:200 x 90 x 20cm
作品材料:陶瓷銅板
韓藝個人主頁
郭軍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語言研究
指導教師:陳琦
作品說明:物有情思,且物不是單一存在的,當它與人產生關系時便被賦予了意義。從物中內觀心語,照見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也照見著一段時間、歷史的存在。老舊的飾物,從其物的形態、材質都給予人不同的感受,它不僅本身帶有女性的特質,更具有群體符號化。是時間留存于四時之外的獨特印跡。
作品名稱:四時之外Ⅰ
作品尺寸:80×60cm
作品材料:木版水印宣紙
作品名稱:四時之外Ⅱ
作品尺寸:80×60cm
作品材料:木版水印宣紙
作品名稱:四時之外Ⅲ
作品尺寸:80×60cm
作品材料:木版水印宣紙
郭軍個人主頁
劉穎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媒介研究
指導教師:唐承華
作品說明:“生命的喜悅”和“愛”是兩個永恒的主題。《洛神賦圖》是“愛”的主題創作作品之一,抽離所有具象元素,達到“翩若驚鴻,宛若游龍”抽象的意象物化。我一直保持著與一切事物(自然、文本、意象等等)的對話,不斷地觀察自身的能量,練習、訓練、經驗,具備獨立工作的能力,聚集藝術質量的元素,然后,創作......
作品名稱:洛神賦圖
作品尺寸:240 x 360cm
作品材料:木刻
劉穎個人主頁
王宇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媒介研究
指導教師:王華祥
作品說明:
這組作品以破開的物象為出發點,以自我偽裝的方式來觀察身邊的世界,呈現圖像的痕跡和可視的質感。當我們不能證明自己以物質存在的時候,便開始渴望一種精神上的溝通,并通過溝通獲得一種存在感。在畫面中制造出虛幻意象與實際物體的對比,探討存在與臆想的矛盾關系,這既是個人情緒的表達,也是一種深層次的時代心理。
作品名稱:窺里觀外
作品說明:這組作品以破開的物象為出發點,以自我偽裝的方式來觀察身邊的世界,呈現圖像的痕跡和可視的質感。當我們不能證明自己以物質存在的時候,便開始渴望一種精神上的溝通,并通過溝通獲得一種存在感。在畫面中制造出虛幻意象與實際物體的對比,探討存在與臆想的矛盾關系,這既是個人情緒的表達,也是一種深層次的時代心理。
王宇個人主頁
俞杉杉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語言研究
指導教師:蘇新平
作品說明:通過對自拍圖像的截取與轉化,意味著原有整體形象的消失(缺失),在圖像時代中網絡碎片化下的身體將在既定審美模式下失去其意義,抵消了原本肉體存在的物質性,這樣的拆解與重構以至于不再能確定圖像本身是否具有其原來的含義,而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作品名稱:自拍Slfie1
作品尺寸(cm x cm):30 x 30cm
作品材料:有機玻璃
作品名稱:自拍Slfie2
作品尺寸(cm x cm):30 x 30cm
作品材料:有機玻璃
作品名稱:自拍Selfie3
作品尺寸(cm x cm):30 x 30cm
作品材料:有機玻璃
俞珊珊個人主頁
周鑫匯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的應用性研究
指導教師:康劍飛
作品說明:“朝”和“夕”,添了水便是“潮汐”,我通過尋找一種情感上的宣泄及帶有理性的表達,以此來向觀者傳達出對于外在世界源于內心的一些焦慮及自我關懷。晨潮暮汐,周而復始,循環往復,一切又會歸于平靜。
作品名稱:潮汐1號
作品尺寸(cm x cm):150 x 100cm
作品材料:水彩
作品名稱:潮汐2號
作品尺寸(cm x cm):150 x 100cm
作品材料:水彩
周鑫匯個人主頁
毛可一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語言研究
指導教師:蘇新平/武宏
作品說明:作品內容的關鍵詞為“生活與日常”。
觀察身邊的場景、事物形成基礎構圖,以個人感覺進行形象上的概括、簡化、變形、雜糅及抽象,使具象的見聞融匯主觀視角,提升出對于生活、日常與自然的超越性理解。
作品名稱:日常系列1
作品尺寸(cm x cm):90 x 60cm
作品材料:木刻水印綜合材料
作品名稱:生活系列1
作品尺寸(cm x cm):17.5x11.5cm
作品材料:木刻水印綜合材料
作品名稱:元色系列1
作品尺寸(cm x cm):12x9cm
作品材料:紙本水彩
毛可一個人主頁
車智貴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色彩研究
指導教師:劉麗萍
作品說明:意圖通過色彩對比(黃褐色在視覺上更傾向于荒山沙漠,花青色在視覺上更傾向于青山和溪水)和高鐵與駝隊的方向導向去表現當下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也暗示經濟飛速發展是建立在前人的漫漫旅途上的,也同時暗喻現代飛速發展的經濟也會對環境產生的巨大的破壞,青山綠色和荒漠戈壁,文明和荒蠻也僅僅是一步之遙!
作品名稱:狀態
作品尺寸:245 x 76cm
作品材料:水彩紙水彩國畫顏料
車智貴個人主頁
郭美儀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概念研究
指導教師:李帆
作品說明:鹽在東西方文化中具有重要意味。有一種古老的說法即鹽代表“永不廢壞之物”,鹽約即“永不背棄的盟約”。當足夠濃度的鹽水析出寶石般的天然結晶體,并在數月的精心照料下日漸長大的過程中,我明白不朽的約定不是勉強維持或掌控一切,而是在成長遇見艱難之時依舊在愛里堅定并勇敢向前,最終成就一份似孕育般光彩奪目的喜悅。
作品名稱:鹽約系列1
作品尺寸:約89 x 29 x 25cm
作品材料:工業鹽-硫酸銅木頭黃金
作品名稱:鹽約系列1
作品尺寸:約89 x 29 x 25cm
作品材料:工業鹽-硫酸銅木頭黃金
作品名稱:鹽約系列2
作品尺寸:約25 x 28 x 10cm
作品材料:工業鹽-硫酸銅
郭美儀個人主頁
劉偉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語言研究
指導教師:蘇新平武宏
作品說明:受家庭及生活環境的影響,我習慣用編織的方式來處理各種材料。編織過程中會激發更多的創作意向,自己并不滿足于它的物質形式,希望去追求這種理想秩序下的精神。偶然的發生經常會在過程中出現,我把錯編、破損等“失誤”作為作品的一部分,也是對不同的主體對客體的充滿差異性的一種追問。
作品名稱:編織系列—在蔓延中生長
作品尺寸:尺寸不限
作品材料:皮紙水墨金屬網
作品名稱:編織系列—對與錯
作品尺寸:70 X 90cm
作品材料:宣紙水墨
作品名稱:編織系列—紙的傷口
作品尺寸:70 X 90cm
作品材料:宣紙皮紙水墨
作品名稱:編織系列—十字形的光
作品尺寸:64 X 70cm
作品材料:皮紙水墨
劉偉個人主頁
吳曉迪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應用性研究
指導教師:康劍飛
作品說明:我要呈現的是四重關系:第一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從母子關系演變成為作品的共同合作者的關系。第二是人和群體的關系,從私人化的家庭生活到在展覽的空間與外界群體進行交流。第三是人和物之間的關系,是人和物質之間的情感交流和集體記憶。第四是物和物之間的關系,作品體現了一個物質發生的變遷,還有家庭生活的改變。
作品名稱:眼中的世界
作品尺寸:尺寸可變
作品材料:手工書貼紙數碼印刷
吳曉迪個人主頁
盧軼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的應用性研究
指導教師:康劍飛
作品說明:畫面中的圖像元素是記憶化碎片的又一次重組,那些出現在夢境或是曾經歷過得景像作為視覺的再一次重現,有時又很難把握。我所做的是使這些存在某種關聯的元素成為創作的一部分,并呈現出整體的面貌,那些不具名的命名讓觀看者重新理解其傳達的意義。
作品名稱:Dream No.4
作品尺寸:120 x 90cm
作品材料:凸版皮紙
作品名稱:Dream No.9
作品尺寸:120 x 90cm
作品材料:凸版皮紙
作品名稱:Dream No.10
作品尺寸:120 x 90cm
作品材料:凸版皮紙
盧軼個人主頁
商書倩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應用性研究
指導教師:康劍飛
作品說明:Dream of Iris(夢中的鳶尾花),此夢非夢——是現實狀態下最深刻的表達,是自我精神結構的展現。在古埃及鳶尾花是力量與雄辯的象征,純真、優雅、神圣的;是愛的使者。賦予Iris擬人化形象,依據陌生化理論塑造出心理與精神上的內心獨白,傳達出一種夢境與現實間的矛盾,畫心中之畫,探尋內心的自我本質。
作品名稱:Dream of Iris
作品尺寸:50 x 63cm
作品材料:綜合材料
商書倩個人主頁
王昱文
院系—研究方向:版畫系—中國傳統版畫研究
指導教師:張燁
作品說明:作品表達的是有關于冬天寒冷與溫暖在陌生的城市被放大的感受,試圖在傳統水印語言與當代藝術形態中找尋一種平衡,現代水印語言不僅僅停留在形式和符號上,在創作的同時嘗試突破并將其轉換為具有個人特點的現代藝術形態,表達自身感受,并引發觀者的共情。
作品名稱:寒來暑往之一
作品尺寸:20x20cm
作品材料:紙本水印
作品名稱:寒來暑往之二
作品尺寸:20x20cm
作品材料:紙本水印
作品名稱:寒來暑往之三
作品尺寸:20x20cm
作品材料:紙本水印
王昱文個人主頁
付強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色彩研究
指導教師:祝彥春
作品說明:作品是我對欲望的思考和感受在畫面上做出的具像化呈現。通過描繪一種非正常的病態的生命體,以一種“病態”的生長姿態出現在畫面當中。表達自己對生命和當下生活的一種看法和態度,探討人與欲望的關系。在畫面中描繪一種病態的狀態,呈現一種扭曲,怪異的畫面氛圍。
作品名稱:物no.1
作品尺寸:25x16cm
作品材料:絲網版畫
作品名稱:物no.2
作品尺寸:25x16cm
作品材料:絲網版畫
作品名稱:物no.3
作品尺寸:25x16cm
作品材料:絲網版畫
付強個人主頁
呂連濤
院系-研究方向:造型學院版畫系-版畫語言研究
指導教師:譚平
作品說明:下意識行為往往是由本能、性情或其他“人”本身的先天因素引起的。在心理學意義上講是人的不自覺行為趨向。反之,人的一些下意識動作也能反映出當時的潛在意識或者情緒。作品就是以此出發,提取人的下意識動作,并用機械裝置的形式還原并且放大某種情緒。以引起觀者的注意、形成共情,從而達到某種溝通。
作品名稱:展場效果
作品尺寸:230 x 230 x 200cm
作品材料:機械動態裝置現成品
作品名稱:一個機會
作品尺寸:60 x 50 x 85cm
作品材料:電機亞克力鍍銅椅子(現成品)
作品名稱:一個機會(局部)
作品尺寸:60 x 50 x 85cm
作品材料:電機亞克力鍍銅椅子(現成品)
https://www.cafamuseum.org/en/exhibit/newsdetail/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