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潟說陵水」2023陵水環潟湖驛站設計邀請賽正式啟動
發布時間:2023-06-11
截稿時間:2023-06-30
閱讀量:4393次
潟說陵水
2023陵水環潟湖驛站設計邀請賽
從陵水出發潟說環湖生活
集合國內外優質設計作品
打造理想中的空間和部落
陵水縣,位于海南島東南部。陵水全境橫穿神秘的度假緯度——北緯18°,擁有絕美海岸線,與夏威夷、邁阿密、加勒比海等世界知名度假勝地為同一緯度。陵水擁有“三灣三島兩湖一山一水”,即香水灣、土福灣、清水灣,椰子島、南灣猴島、分界洲島,新村潟湖、黎安潟湖,吊羅山,高峰溫泉。
●陵水。
依托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和政策環境,陵水將打造成為海洋旅游與文化高度融合發展示范區,這里具備成為新一代國際度假產業城市的巨大潛力。在空間布局上,示范區將形成“兩湖兩島”格局,“兩湖”指新村潟湖和黎安潟湖,“兩島”指分界洲島和南灣猴島。2022年6月,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到陵水黎族自治縣調研時強調:陵水要打好產業轉型升級翻身仗、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肩負起傳承、保護、發展疍家文化的重任,聚焦疍家民族特色,打造高水平旅游吸引物形成旅游新業態。
在此背景下,陵水政府開展澙湖生態修復工程。新村鎮著手清除違規漁排和清退近岸海域禁養區養殖場,促進海域生態環境修復,將通過沿新村潟湖建設驛站、觀景平臺,打造高品質環湖旅游帶等。
環湖旅游帶建設工程項目位于海南省陵水疍家文化旅游區,項目起點為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新村碼頭,終點為南灣自然保護區猴島碼頭。途經新村鎮區、紅樹林濕地公園、桐海村、走客村、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海草保護區、南灣村、南灣自然保護區猴島等地,規劃主線全程長約24.345km。
該項目將通過建設自行車道,串聯起環湖的自然生態、風景、運動場、村莊、校園等資源,形成滿足本地居民、學生、教職工、游客各類人群的休閑空間、漫游空間和各種運動賽事活動的舉辦場所,提高游覽交通便利性、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交流互動,匯聚人氣。
環湖旅游帶建設工程項目建成后,將為周邊居民創造更加優美的環境,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運動綠色開放空間,建設時尚且簡潔的環湖景觀,全面展現陵水的獨特風情。
空間營造提升
改造潟湖環境生態景觀
為新村鎮潟湖周邊營造生態人文驛站空間
打造可持續的新公共建筑場景
產業升級運營
挖掘新的業態入駐潟湖
建造可持續發展的多樣化商業空間與運營載體
與在地人群、空間、文化產生共鳴
吸引更多業態入駐
文化存續
保護潟湖人文歷史場景記憶
延續和保護陵水潟湖人文歷史文化及場景記憶
通過挖掘在地文化與空間探索
增強潟湖文化認同和文化輸出
「潟說陵水」2023陵水環潟湖驛站設計邀請賽,邀約5支優秀團隊參與,共計七周時間(自建筑師踏勘日起計算)進行驛站空間的提升與營造。各支團隊擁有豐富的建筑設計經驗,他們將從建筑的空間創意、材料的合理運用、文化的創意傳播、多元業態的完整規劃等各個角度入手,打造集在地屬性和功能適用性為一體的多元活動空間。我們鼓勵參賽者踴躍探索陵水生活方式,感受在地獨特景觀及風物,為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聚落打造全新的文化輸出口。
以代表性、觀賞性、保護性三個維度作為關鍵點位篩選原則,本次競賽釋放出環湖5個更加符合點位篩選原則的亮點驛站,作為競賽一期建筑設計內容。首期5個驛站在用地上皆為四級保護林地,具備文化、風景的獨特代表性和觀賞性強,且能夠推進當地文化及建筑保護。其余驛站可作為二期、三期競賽內容,敬請期待。
將環湖驛站的使用功能作為重要考量因素。在設計原則上,驛站占地面積宜控制在100m2以內;以鋼結構或預制組合式建構方式為主;建筑風貌宜選擇現代,簡約風格,與環境融合;景觀設計需采用氣候適宜性植物;結合紅樹林,灘涂等自然環境設計景觀方案;喬木選擇還需考慮騎行道遮陽的功能性需求。
一號驛站:漁港碼頭
設計要求:在視線范圍內新建具備地標和吸睛屬性的建筑裝置,需考慮建筑與交通退線安全距離。
驛站特點:位于新村漁港交通重要樞紐丁字路口處;場地空曠四周無遮擋,且面對潟湖,觀賞性高。
案例分享
用地參考:裝置、藝術性
建造類型:在視線范圍內新建地標性建筑裝置
漁港碼頭位置便利,屬來往貨運的必經的丁字路口處
可結合在地文化,打造疍家標志性的戶外裝置藝術品
●案例來源:日本瀨戶內海“草間彌生·南瓜”。圖片來自網絡
案例分享
用地參考:裝置、功能性
建造類型:在視線范圍內新建地標性建筑裝置
更少地占用碼頭占地面積,結合觀景功能性
既能觀賞湖景,體量也能作為地標性建筑
●案例來源:丹麥“帆塔”。圖片來自網絡
二號驛站:陵水老鹽場(約150㎡)
設計要求:對現有老鹽場做提升改造。
驛站特點:陵水老鹽場作為目前場地保護區域,有歷史保護性;老鹽場周邊是獨特的留存許久的珊瑚地,觀賞性強。
案例分享
用地參考:文化建筑保護
建造類型:對現有老鹽場做提升改造
結合廢舊老鹽場和高聳煙囪
保護古建筑的同時,打造醒目地標建筑打卡點位
●來源:中國臺灣“儒考棚再造計劃”,圖片來自網絡
三號驛站:桐海村地塊(約450㎡)
設計要求:新建設計驛站,需具備業態屬性。
驛站特點:此地塊為桐海村一商業用地,面積較大,可供設計師發揮空間較大;場地視野開闊,沿線騎行環線可直接看到此處,場地位置也可眺望海景。
案例分享
用地參考:觀海、落日點、眺望
建造類型:新建設計驛站,需具備業態屬性
結合場地周邊空曠,能夠眺望觀海
及環湖騎行公路,打造觀景醒目地標
●來源:案例來源:中國洱?!吧鷳B廊道5號驛站”。圖片來自網絡
四號驛站:走客村地塊(約100㎡)
設計要求:新建設計驛站,需具備業態屬性。
驛站特點:位于走客村一路口處,附近無建筑遮擋;視野開闊、地形平坦,田園風光資源稟賦較好;場地周邊有廟宇類人文景觀,鼓勵游客進入村落,在此了解當地文化。
案例分享
用地參考:觀海、田園、靜謐
建造類型:新型設計驛站,需具備業態屬性
結合周邊鄉村風景,場地可眺望遠處濱海景觀
打造田園靜謐的驛站
●案例來源:中國蘇州“水杉林餐廳”。圖片來自網絡
五號驛站:南灣村地塊(約100㎡)
設計要求:新建設計驛站,需具備業態屬性。
驛站特點:位于自然景觀紅樹林保護區人行棧道旁;場地周邊設有廟宇類人文景觀和民宿,活動范圍擴大,不僅能在此休憩還能在此了解當地文化和促進產業消費。
案例分享
用地參考:環境依托、意境
建造類型:新建設計驛站,需具備業態屬性
結合周邊南灣村紅樹林及椰林景觀
打造一個依托于周邊環境,較有意境的驛站
●案例來源:捷克“茶樓亭”。圖片來自網絡
A.驛站新建類
在規定的場地紅線內進行驛站新建,建筑風格整體需考慮和周邊環境協調,結合地形統一打造,不拘泥于傳統風格。需有基礎驛站功能,充分考慮驛站建筑內部空間對后續業態運營的功能輔助性。
B.改造提升類
在保留原有建筑外立面的基礎上內部可做結構的提升改造,對建筑進行拓展功能等內部干預。我們希望設計師們提出節約建設與運營成本,并且利于日常運營管理的微更新方案。
1.驛站設計團隊至少設計并提交兩個點位成果,通過抽簽形式確定一個固定設計點位,再自選一個點位,共提交至少兩個驛站設計成果。
2.提交三個及以上驛站點位設計成果的團隊可入圍評選“驛站整體設計獎”,評委將統一對入圍賽團隊進行評分,最終評選出一位授予驛站整體設計獎。
*三號驛站面積大于300㎡,只需提交本點位設計成果,提交兩個及以上點位設計成果即可晉級入圍賽,參與最終獎金評選。
3.獎金池29萬,最終花落誰家,敬請期待!
1.保護性與未來感
本次方案設計需體現陵水新村潟湖文化特色,充分尊重、展現在地文化的歷史精神與新的時代風貌。對在地生態文旅、歷史資源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可面向未來鄉村發展的新營造模式。
2.可行性與落地性
本次方案設計需具有運營可行性,探索運營的靈活性,實現空間的高校利用。并且在材料的用材、建造工藝、運營能耗等方面需考慮建筑的可持續性。
3.整體性與多樣性
本次方案設計需對整體空間進行系統性設計優化,打造匹配陵水新村潟湖的特色新空間形象。對空間及業態進行統籌謀劃,提供可支撐陵水新村鄉村振興的新品質內涵。
1.設計的在地性40%
重點突出設計與新村潟湖在地文化的資源結合度。包括在地材料的挖掘與利用、在地文化元素的提煉、在地文化及活動的植入等。
2.設計的整體性30%
包含概念規劃、設計是否融合周邊整體環境氛圍,與陵水新村潟湖本身規劃及設計具有一致性和連貫性。
3.設計的落地性30%
包括設計后續的落地可操作性,綜合考慮資金及建造成本,并且與后續進駐的空間業態閉環能力。
1.每個點位至少兩張A1尺寸(841MMx594MM)的設計方案,排版構圖橫豎不限。方案內容包含但不限于:概念方案設計理念(需含設計說明);設計方案鳥瞰圖及其他效果圖(外景、人視、鳥瞰、街景透視圖等),以表達設計概念為主;功能與建筑布局;總平面圖;建筑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建筑設計分析圖(交通流線、環境策略、綠色建筑等);經濟技術指標表(需含項目成本估算);設計團隊認為能表達方案特點的其他內容;創作草圖、工作照片及其他創作過程資料。(最終設計成圖文件以JPG格式提交,精度應不小于300dp)
2.同時提交驛站業態梳理及簡略商業計劃書,不限于品牌定位、目標人群、項目運營、市場營銷、發展戰略、落地計劃等(商業計劃書可以為word或ppt形式,圖片為JPG格式,精度不小于150dp)
參賽作品知識產權歸屬:作品獲得獎金后作者依版權法享有參賽作品署名權,其他知識產權歸大賽主辦方所有。大賽主辦方對所有參賽作品擁有展示和宣傳等權利。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對作品轉讓、復制、轉載、傳播、摘編。
此文件版權屬于SMART度假產業智慧平臺、AIM國際競賽組委會所有,未經SMART度假產業智慧平臺、AIM國際競賽組委會書面授權,任何企業、網站、個人不得轉載、摘編、鏡像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文件方案內容。經公司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SMART度假產業智慧平臺、AIM國際競賽組委會”,同時不得將稿件提供給任何第三方,違者公司將保留依法處理的權利。有關作品內容、版權、合作和其它問題,請發郵件至info design-smart.net
*文中陵水潟湖及漁排影像提供:李國玉
2023陵水環潟湖驛站設計邀請賽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陵水黎族自治縣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
陵水縣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
SMART度假產業智慧平臺
AIM國際設計競賽
—
以國際性設計競賽聚合創意能量
一鍵關注AIM發現廣義設計的無限可能
https://mp.weixin.qq.com/s/wyKiZjcYn24dkN6GCMI_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