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四屆智能設計國際會議正在征稿中
發布時間:2023-08-16
截稿時間:2023-10-22
閱讀量:4189次
會議簡介
“第四屆智能設計國際會議”(ICID 2023)是由絲綢之路創新設計產業聯盟、西安市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管委會、西安市碑林區科學技術局、西安設計聯合會及AEIC學術交流中心聯合舉辦的學術會議,旨在邀請國內外從事智能設計的同仁一同探討智能機電設計、智能工業設計、智能環境設計、智能建筑設計、智能交通設計、數字化設計、計算機技術、創新設計等領域的工作,促進學術交流與研究。
大會誠邀國內外智能設計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及相關從業人員參會交流,共享該領域的前沿科學與技術成果,加速設計行業的創新、活力、聯動與增長,推動全球數字化經濟發展,為全球智能產業新格局貢獻力量!會議同期進行論文征稿,熱忱歡迎國內外高校、學術機構與科研企業集合實際需求積極參會并踴躍投稿!
第四屆智能設計國際會議期待您的加入!
時間/地點
時間:2023年10月20-22日
地點:中國·西安
大會官網
會議官網:www.ic-id.org
ICID 2023會議已經通過IEEE審核并上線至其會議列表:
https://conferences.ieee.org/conferences_events/conferences/conferencedetails/60307
會議正在征稿中:
https://www.ais.cn/attendees/index/ANAYFF?invite=W685
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
指導單位:西安市科學技術局、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
主辦單位:絲綢之路創新設計產業聯盟、西安市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管委會、碑林區科學技術局、西安設計聯合會
承辦單位:西安設計聯合會、AEIC學術交流中心
協辦單位:浙江大學現代工業設計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工程大學、西安石油大學、陜西服裝工程學院、蘭州理工大學、深圳技術大學、武漢科技大學、西華大學、遼寧科技大學、沈陽建筑大學、陜西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求索發展改革研究中心
國內組織委員會
會議主席
陸長德
陸長德,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導,西北工業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所長,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高級顧問、絲綢之路創新設計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西安設計聯合會名譽會長,主要從事虛擬設計、CAD/CAID和設計哲學、飛機美學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國工業設計專業的創始人之一,在中國工業設計界享有極高聲譽,對工業設計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貢獻獎金質獎章獲得者。
組織委員會主席
陳天寧
陳天寧,西安交通大學二級教授、博導,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中國機械工程教育學會工業設計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程序委員會主席
陳登凱
陳登凱,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導,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陜西省工業設計工程實驗室主任
組織委員會
孫守遷浙江大學教授、博導,浙江大學現代工業設計研究所所長,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副理事長
許平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教授、博導
羅成深圳浪尖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
陳天寧西安交通大學二級教授、博導,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中國機械工程教育學會工業設計教學指導委員會委
任國梁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監事長
余隋懷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導,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陜西省工業設計工程實驗室主任
唐明晰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副校長,英國愛丁堡大學人工智能博士
段淵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風景園林藝術學院院長
藺寶鋼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薛艷敏西安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
劉安利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兼設備管理與維修專業委員會主委
詹秦川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院長
楊惠珺西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賈枝樺陜西唐人文化集團董事長,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陜西人才專家庫專家
蘇勝西安工業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
田寶華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
趙鋒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
劉瑩西安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系副院長
賈枝樺陜西唐人文化集團董事長,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陜西人才專家庫專家
楊肖牧陜西省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
國際技術委員會
Prof.Wenbing Zhao(IEEE資深會員),美國克利夫蘭州立大學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研究領域:智能互聯醫療、可靠分布式系統。
Mohan Lal Kolhe教授(IEEE資深會員),挪威阿格德大學工程與科學學院。研究方向:可持續電力能源系統、智能電網及可再生能源系統并網、電動汽車、氫能技術等。
Seifedine Kadry教授(IEEE資深會員),挪威Noroff大學學院。研究領域:數據科學、教育應用技術、系統預測、隨機系統、應用數學。
Abid Yahya教授(IEEE資深會員),博茨瓦納帕拉帕耶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電氣與電子工程、電信。
Assoc.Nasir Saeed教授(IEEE資深會員),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國立科技大學(NUTECH)研究領域:物聯網、水聲通信、無線傳感器網絡、移動計算、5G移動通信、互聯網、蜂窩。
Assoc.Prof.Dejiu CHEN(IEEE資深會員),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研究領域:智能信息物理系統。
Assoc.Fazlullah Khan教授(IEEE資深會員),巴基斯坦馬丹Abdul Wali Khan大學。研究方向: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電信網絡可靠性、數據隱私、深度學習(人工智能)
Priyam Anilkumar Parikh助理教授,印度尼爾瑪大學。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自動控制、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產品設計、產品創新、設計。
Sandeep Singh Sengar博士(講師)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計算機科學。研究領域:計算機視覺、機器/深度學習、圖像/視頻處理、醫學成像。
主講嘉賓
1、國際行業嘉賓2人,主旨報告(每人30分鐘)
Bedir Tekinerdogan
Bedir Tekinerdogan教授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研究領域:軟件工程、軟件架構設計、系統工程、物聯網、大數據、軟件產品線工程、云計算、并行計算—企業資源規劃、軟件測試、面向方面的軟件開發、模型驅動的軟件開發、軟件設計模式、全球軟件開發、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敏捷和計劃驅動的軟件開發、綠色計算、管理。
Asso.Prof.Md Mozasser Rahman
Asso.Prof.Md Mozasser Rahman教授(IEEE會員)馬來西亞敦胡先翁大學機電工程系。研究方向:人機協作、康復機器人、自主系統、工業4.0、機械與機構。擔任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系統領域的大學和行業顧問。莫扎塞爾博士獲得了日本機械工程師學會頒發的一項學術獎和馬來西亞技術展覽會頒發的兩項創新獎。莫扎塞爾博士是IEEE和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IMechE)的會員,也是英國工程委員會注冊的特許工程師(CEng)。
2、國內行業嘉賓主旨報告4人(每人30分鐘);
3、投稿人員報告6-8人(每人15分鐘)。
參會人員
1、科研院校從事機電、工業、環境、建筑、智能設計及相關研究的專家學者與研究人員;
2、企業從事機電、工業、環境、建筑、智能設計的技術或管理人員;
3、其他相關人員。
征稿主題
征稿主題(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內容):
智能機電設計、智能工業設計、智能環境設計、智能建筑設計、數字化設計、計算機技術創新設計、其他相關主題;具體包括:
1、Intelligent Electromechanical Design/智能機電設計:
機電智控系統設計/Design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數字化設計與分析/Digital Design and Analysis
智能制造系統集成/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Integration
機電智能化應用及制造工藝裝備/Intelligent Electromechanical Appli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Equipment
微/納米系統技術/Micro/Nano Systems Technology
數字化精密制造技術/Digital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機電一體化技術/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先進的成型制造設備/Advanced Forming an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自動化和控制系統/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NEMS/MEMS技術與設備/NEMS/MEM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高速/精密加工檢測技術/High Speed/Precision Machin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微機電系統/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傳感器與測試技術/Sensor and Testing Technology
機床電氣控制技術/Elect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for Machine Tools
機床控制系統運行與維護/Machine Control Syste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機電一體化設備管理/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Equipment Management
造型與設計/Modeling and Design
激光技術和激光加工/Laser Technology and Laser Processing
振動和噪音控制/Vibration and Noise Control
微米/納米機電一體化/Micron/Nano Mechatronics
汽車和運輸系統/Automobil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傳感器和執行器,觸覺和網絡/Sensors and Actuators,Haptic and Networking
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故障檢測和診斷/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in Mechatronics Systems
其他相關主題/Other Related Topics
2、Intelligent Industrial Design/智能工業設計:
工業產品數字化設計/Digital Design of Industrial Products
產品設計及智能模型制作/Product Design and Intelligent Model Making
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系統/Computer Aided Industrial Design System
產品形態與造型設計研究/Research on Product Form and Shape Design
智能化工業設計系統及技術應用/Intelligent Industrial Design System and Technical Application
人機系統研究/Man-machine System Research
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研究/Research on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人機系統研究/Man-machine System Research
系統和自動化/Systems and Automation
智能產品設計/Intelligent Product Design
網絡與系統集成/Network and System Integration
計算機控制系統/Computer-control System
自動測試與故障診斷/Automatic Testing and Troubleshooting
其他相關主題/Other Related Topics
3、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Design/智能環境設計:
環境工程設計/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sign
地區及城市集群規劃設計/Regional and Urban Cluster Planning and Design
城市智能系統/Urban Intelligent System
智能交通/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其他相關主題/Other Related Topics
4、Intelligent Architectural Design/智能建筑設計:
智能化園區/Intelligent Park
綠色建筑工程/Environmentally-friendly Building Engineering
室內設計/Interior Design
智能化家居及設備/Intelligent Home and Equipment
安防系統設計/Security System Design
其他相關主題/Other Related Topics
5、Digital Design/數字化設計:
產品結構概念設計/Product Structure Concept Design
零件設計/Components Design
數字化設計系統/Digital Design System
數字化產品性能分析技術/Digital Product Performance Analysis Technology
計算機輔助裝配設計/Computer-aided Assembly Design
其他相關主題/Other Related Topics
6、Computer Technology/計算機技術: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虛擬現實與人機交互/Virtual Reality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計算機動畫/Computer Animation
軟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
計算機建模/Computer Modeling
數據模型與方法/Data Model and Method
大數據搜索與信息檢索技術/Big Data Search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ology
智能信息融合/Intelligent information fusion
其他相關主題/Other Related Topics
7、Innovative Design/創新設計:
創新設計/innovative Design
可持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
虛擬設計/Virtual Design
設計認知/Design Awareness
新媒體設計/New Media Design
多學科融合設計/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
產品服務設計/Product service Design
動畫設計/Animation Design
數字媒體藝術/Digital Media Art
視覺傳媒設計/Visual Media Design
數字設計分析/Digital Design Analysis
其他相關主題/Other Related Topics
論文出版
(一)EI會議征稿
本會議投稿經過2-3位組委會專家嚴格審核之后,最終所錄用的論文將被EI目錄系列期刊Conference Proceedings出版,出版后提交EI Compendex,Scopus檢索。目前該會議論文檢索非常穩定。
◆論文不得少于4頁。
◆會議論文模板下載(見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下載
Template_IEEE論文模板_ICID 2023
◆會議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譯服務,請聯系會議秘書處溫老師17620001794(微信同號)。
◆會議采用在線方式進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藍進行技術支持,請投稿至https://www.ais.cn/attendees/paperSubmit/ANAYFF。
(二)SCI期刊征稿
期刊一: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ISSN:1687-8132,IF=1.616,專刊)
期刊二:Journal of Ima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ISSN:1062-3701,IF=0.379,專刊)
期刊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ISSN:1550-1477,IF=1.151,專刊)
期刊四:IEEE Sensors Journal(ISSN:1530-437X,IF=3.073,專刊)
SCI期刊采用在線方式進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藍進行技術支持,請投稿至https://www.ais.cn/sciPaperPro/contribute/147/1推薦碼填寫W685享有優先審稿與錄用。
參會方式
1、作者參會:一篇錄用文章提供一名作者免費參會名額;
2、主講嘉賓:申請主題演講,由組委會審核;
3、口頭演講:申請口頭報告,時間為15分鐘;
4、海報展示:申請海報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5、聽眾參會:不投稿僅參會,也可申請演講及展示。
截稿日期及投稿方式
一輪報名/截稿:2023年8月1日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周內
參會事項說明
1、作者參會:提交全文,一篇文章允許一名作者免費參會,可申請參與兩個環節的演講以及展示。
2、聽眾參會:僅參會聽講,不參與演講及展示。
3、海報展示:自行制作彩色A1海報,內容主要為論文概要,將在會場張貼展示。
聯系我們
富老師手機(微信同號):+86-
咨詢郵箱:fufanrui qq.com
溫老師手機(微信同號):+86-
電子郵件:contact ic-id.org
之夢的基石
https://mp.weixin.qq.com/s/kYKnApM9SFuyxCu5PFfd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