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天作獎”參賽通道于今日正式開啟,請參賽同學通過微信小程序獲得【參賽編號】后,按照競賽相關要求提交作品。
參賽編號獲取方式如下:
微信搜索小程序“天作獎”,按照界面提醒完成圖紙繳費,獲取三位數字的【參賽編號】,并截取【參賽編號】所在頁面(提交材料之6),以便核實。
也可點擊下方小程序鏈接進入圖紙繳費頁面。
感謝同學們對《建筑師》雜志·“天作獎”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的長期支持和關注!競賽組委會歡迎廣大建筑學子踴躍參與!?。?/span>
競賽組委會
2023年9月25日
特別提醒:
1)獲取參賽編號前,需準備一張作品效果圖(大小5Mb以內、比例1:1)的圖片,該圖片將于評審環節以作品頭像方式呈現(用于小程序票數統計);該頭像圖片不作為評審依據,亦可在作品提交截止日期前自行更換。
2)繳費時如遇證件填寫問題,可在界面下方“備注”欄說明。
3)同一微信號僅可獲得一個參賽編號;同一參賽隊伍任意一人提交繳費信息即可。
4)獲得參賽編號后,請將全部提交內容通過“附件”壓縮包形式發送至競賽官方郵箱thearchitect1979 cabp.com.cn。郵件及參賽作品文件統一命名格式為:【參賽編號】所在院校-姓名-聯系電話。
「相關答疑」
競賽日程過半,綜合前段時間同學們咨詢較多的問題,特別匯總回復如下:
1.本次競賽無需報名,參賽者于本屆競賽截止日期(2023年12月29日17:00,以郵件發送時間為準)前提交作品及相關材料即可。為避免截止日期當天出現網絡傳輸問題,請盡量提前1~2天完成提交。
提交內容:
1.參賽圖紙(jpg格式):鼓勵參賽者展示設計過程中的手繪草圖、實體模型照片和場地的踏勘和調研。參賽圖紙需包括總平面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及作者認為必要的表達設計理念和策略的其他圖紙或照片。以上各圖及設計說明均須安排在一張豎向構圖、A0尺寸(1189mm×841mm)的圖紙之內;圖紙比例自定;圖面表現方法不限,但應努力追求忠實于空間的表達,避免不必要的夸張“炫”染;參賽圖紙保留高精度,分辨率控制在300dpi以上,文件大小控制在50Mb以下(CMYK模式)。圖面內容不得涉及個人及所在院校信息,圖紙須按統一格式加入【參賽編號】。圖框模板請通過《建筑師》雜志官網系統“下載專區”下載
(網址: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
2.設計說明(word文件):控制在300字左右。
3.作者信息回執表(excel文件):請通過《建筑師》雜志官網系統“下載專區”下載
(網址: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
4.原創聲明(jpg格式):請通過《建筑師》雜志官網系統“下載專區”下載
(網址: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打印、手寫簽名后,回傳掃描或拍照文件。
5.在校證明(jpg格式):可證明參賽者在校身份的學生證/卡或院校蓋章證明文件;應屆畢業生可提供當年畢業證書/錄取通知書等。
6.圖紙打印費用截圖(jpg格式):本次競賽均提交電子版,參賽評圖圖紙由主辦單位統一打印,圖紙打印費用需由參賽者支付。支付后獲得三位數字的【參賽編號】,該參賽編號將于提交作品時使用。付款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下單即可。請截取參賽編號所在頁面,以便核實。
(長按識別二維碼)
2.本次競賽的參賽資格為:在讀(含2023年畢業生)大學本科、碩士或博士生,不限國家和地區。
3.本次競賽無實際場地和具體任務書的詳細要求,可根據條件自行擬定。(注:提醒參賽者,在方案設計之前,請務必仔細審題,并嚴格按提交圖面中的各項要求完成圖紙繪制。否則圖紙將視為無效。)
4.提交的參賽作品,其合作者(指全部參賽者)不得超過三名,指導教師(非必需項,可空缺)不得超過兩名,均須為在校教師(含院校邀請校外導師)。
5.參賽作品不得一稿兩投(競賽獲獎作品公布后,未獲獎作品可修改后自由處理)。
6.競賽相關咨詢:可加入QQ群“建筑師·天作獎競賽群”進行交流[ID:680984989]。已入群的同學無需重復加入。
7.【咨詢電話】010—58337043/7115/7029(工作日9:00—17:00)。
附:競賽通知原文
中文版丨Chinese
【競賽題目】
呈現
【出題人】
劉家琨
家琨建筑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筑師
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四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題旨】
——無論你想做什么,你總要做一個什么出來。任何創作形式都無法回避“呈現”的問題。
——建筑所聚焦的議題是多樣的:自我、他者、社區、城市、文脈、環境……但最終都呈現為場所、空間、形式、結構、材料等物質存在。“不是關于事物的理念而是事物本身?!?/span>
——本題目關注建筑語言呈現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這里不需要宏大的敘事,不需要圖解哲學,不需要虛構的概念。
——我們只想看到:你是否在面對與建筑學手段相關的問題,是否用對了資源,是否對地點有敏感反應,是否選對了建筑語言;你的最終呈現能否表達你的最初所想,能否成為真正的物質構筑;歸根結底,你是否在真實的地點,用具體的方法,做出了一個有助于改善生存環境的“好”設計。
——關于什么是“好”也許各說不一,那么歡迎你用你的建筑來打動我們。
評審委員會主任
王建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
教育部高等學校建筑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建筑師》雜志編委會主任
評審委員
劉家琨
家琨建筑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筑師
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四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李曉東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李曉東工作室主持建筑師
何健翔
源計劃建筑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師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設計講席教授
陳志勇
新加坡締博建筑師事務所主持建筑師
新加坡注冊建筑師
新加坡建筑師協會會員
新加坡綠建標識認證專家
新加坡規劃師協會會員
薄宏濤
筑境設計董事、總建筑師
中國建筑學會理事
亞洲建筑師協會職業實踐委員會委員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改造與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宋聚生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建筑學院教授,執行院長
深圳市土木建筑學會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少云
廣州市天作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設計總監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建筑學院特聘教授
李鴿
中國建筑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建筑師》雜志主編
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獎勵證書+捌萬元人民幣整(含稅)
二等獎2名獎勵證書+伍萬元人民幣整(含稅)
三等獎5名獎勵證書+壹萬元人民幣整(含稅)
佳作獎若干名獎勵證書+《建筑師》全年雜志六期
【作品提交】
提交內容:
1.參賽圖紙(jpg格式):鼓勵參賽者展示設計過程中的手繪草圖、實體模型照片和場地的踏勘和調研。參賽圖紙需包括總平面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及作者認為必要的表達設計理念和策略的其他圖紙或照片。以上各圖及設計說明均須安排在一張豎向構圖、A0尺寸(1189mm×841mm)的圖紙之內;圖紙比例自定;圖面表現方法不限,但應努力追求忠實于空間的表達,避免不必要的夸張“炫”染;參賽圖紙保留高精度,分辨率控制在300dpi以上,文件大小控制在50Mb以下(CMYK模式)。圖面內容不得涉及個人及所在院校信息,圖紙須按統一格式加入【參賽編號】。圖框模板請通過《建筑師》雜志官網系統“下載專區”下載
(網址: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
2.設計說明(word文件):控制在300字左右。
3.作者信息回執表(excel文件):請通過《建筑師》雜志官網系統“下載專區”下載
(網址: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
4.原創聲明(jpg格式):請通過《建筑師》雜志官網系統“下載專區”下載
(網址: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打印、手寫簽名后,回傳掃描或拍照文件。
5.在校證明(jpg格式):可證明參賽者在校身份的學生證/卡或院校蓋章證明文件;應屆畢業生可提供當年畢業證書/錄取通知書等。
6.圖紙打印費用截圖(jpg格式):本次競賽均提交電子版,參賽評圖圖紙由主辦單位統一打印,圖紙打印費用需由參賽者支付。支付后獲得三位數字的【參賽編號】,該參賽編號將于提交作品時使用。付款及參賽編號發放通道將于2023年9月中旬開通,敬請關注后續通知(《建筑師》雜志微信訂閱號,ID:thearchitect1979)。
提交方法:
9月中旬獲得【參賽編號】后開始提交。請將全部提交內容通過“附件”壓縮包形式發送至競賽官方郵箱thearchitect1979 cabp.com.cn。郵件及附件統一命名格式:【參賽編號】所在院校-姓名-聯系電話。內部每個文件均以“參賽編號+文件內容”命名,例:001圖紙;001原創聲明。
截止日期:
2023年12月29日17:00前(北京時間,以郵件發送時間為準)。
參賽資格:
在讀(含2023年畢業生)大學本科、碩士或博士生,不限國家和地區。
評審:
2024年3—5月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建筑學院舉行,評選出的入圍作品將同期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示。
公布:
評審結果將在公示結束后及時公布;獲獎作品及評委點評,將刊登于2024年出版的《建筑師》雜志上。
其他:
1.每組參賽作品的作者不得超過三名,均須為在校的大學本科生、碩士或博士生,如發現不符者,將取消其參賽資格。指導教師不得超過兩名,均須為在校教師。
2.本次競賽無需報名,不收取參賽者報名費或注冊費;確定提交參賽作品方需提交圖紙打印費用。
3.本次競賽無實際場地和具體任務書的詳細要求,可根據條件自行擬定。(注:提醒參賽者,在方案設計之前,請務必仔細審題,并嚴格按提交圖面中的各項要求完成圖紙繪制。否則圖紙將視為無效。)
4.參賽作品在公布競賽結果前不得一稿兩投。參賽結果公布后未入選作品,可修改后自行處理。
5.參賽作品的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出版權歸《建筑師》雜志所有;主辦方有權行使作品的多終端信息網絡傳播權。
6.參賽作品不得侵害他人的著作權,不得使用復制、拷貝自其他雜志、書籍、網絡的圖片內容,如有發現一律取消其參賽資格。
7.主辦方對競賽規則具有最終解釋權。競賽相關咨詢:可加入QQ群“建筑師·天作獎競賽群”進行交流(ID:680984989),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
(長按識別二維碼)
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建筑師》雜志官網,獲取競賽相關材料。
【執委會大賽秘書長】
李鴿
《建筑師》雜志主編
【執委會聯絡委員】
陳海嬌、劉川、柳冉
【聯系電話】
010—58337043/7115/7029
主辦單位
中國建筑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建筑師》雜志社
廣州市天作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新加坡天作國際設計公司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建筑學院
指導機構
教育部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
https://mp.weixin.qq.com/s/Sfa2CtW7USBswMf_T8dk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