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中國古代傳統建筑結構文創大賽”圓滿落幕
發布時間:2023-11-28
閱讀量:2253次
中國古代建筑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漫漫歷史長河中一顆耀眼的明珠。為提升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們用手感知中國古代傳統建筑的精巧,用心品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筑旅游學院聯合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共同舉辦了此次“中國古代傳統建筑結構文創大賽”。
01
傳統建筑文創設計
該賽道的選手們立足達州本土資源,結合傳統建筑特點發掘新興元素,用不同的形式體現歷史文化資源和風土人情、地域特色,用設計創意把建筑文化元素轉化為文創產品。選手們使用可畫、PS等軟件將一個個精巧的構思展現成圖片,最終以PPT的形式展現靈感來源、創作思路與設計稿。
活動現場,各參賽小組派出一名同學作為代表,對作品進行講解,再由評委們分別從立意、藝術技巧、創意、實用性、現場解說等方面進行打分。
02
中華傳統文化主題DIY制作
該賽道分為黏土和團扇兩種材料,分別圍繞中國古代傳統人物和二十四節氣主題進行創作。心靈手巧的同學們用黏土捏出了“詩仙”——李太白、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四大名著代表人物——豬八戒等中國傳統人物。
同學們以筆繪出自己眼中的二十四節氣,清秀淡雅的梅花、挺拔秀麗的竹子、生機盎然的花叢等極具代表性的節氣物象。
03
建筑模型拼裝
通過對中國傳統建筑“榫卯結構”模型拼接,運用所學專業知識,深刻領會中國傳統建筑結構之美。活動現場,評委移步作品前,詳細觀察每一組同學的作品,并根據穩固、牢固程度、精美程度和創新度四個方面對作品進行評分。一個個精巧的模型是同學們對專業知識的轉化,是同學們對中國傳統建筑結構的熱愛,是建旅學子鍥而不舍精神的折射。
04
總結&頒獎
建筑·旅游學院黨委書記王峰對此次活動進行點評總結,他指出此次大賽的三個模塊分別考驗了同學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弘揚了我國傳統文化。同時,他也希望全體師生能夠繼續多多開展活動、參與活動,將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做到完美融合,努力學習和探索,不斷開拓與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中華傳統文化學院文化產業管理教研室負責人馬菱苓對此次活動進行點評。她表示在此次活動中看到了同學們堅持不懈、團結奮斗的精神。此次活動為建筑·旅游學院和中華傳統文化學院的聯合活動開了一個好頭,并希望在未來兩個學院能加強聯動,舉辦更具有創意、更有意義的活動。
活動的最后,各評委老師為獲獎選手頒發證書并合影留念。
此次活動的舉行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提升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傳播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了建筑·旅游學院與中華傳統文化學院的聯動性。
https://mp.weixin.qq.com/s/-dQh1PstrR-jmBBz35s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