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城東區優化提升城市設計概念方案征集》珠城東區設計方案出爐
發布時間:2023-12-04
閱讀量:2782次
廣州CBD最后的拼圖,可終于要補上了。
近日,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THAD)與波士頓國際設計BIDG聯合體方案,從年初啟動的《珠江新城東區優化提升城市設計概念方案征集》中成功中標。
雖說只是概念方案,后續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但我們也能大概看到未來珠江新城東區的面貌。
來,先看設計機構發布的視頻感受下——
首先,讓我們看下整個東區的整體面貌。
整個片區設計的核心,是如今的馬場地塊。
可以看到,整個地塊是采用圍合式設計。
中間為綠地和地下空間,四周則為林立的高樓,有小花城廣場的味道。
而在其中,我們還能看到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
首先,是“花園城市”的設計風格。
整個片區,留有大量的空間打造為綠地、公園,并且還有空中連廊,據傳會和珠江花園聯通,讓市民有充足的活動空間。
建筑的外立面,也都植入大量的綠化,頗有新加坡的感覺。(也有點碧里桂氣的)
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是,整個片區的設計,很注重運動空間的打造。
像公園的四周,都打造有跑道。連建筑的樓頂,也留有運動的空間,也算是對這里原先是馬場的“不忘初心”。
當然,目前馬場的控規還未出爐,還不確定這其中住宅和商業會各占多大比例。
但單從外觀來看,這樣的設計,能讓整個片區不會是令人壓抑的鋼筋森林,對于珠江新城的城市功能也是極大的補充。
第二,是商業的打造。
此前馬場功能提升的規劃上,就曾提出要對標北京SKP,也讓人十分期待馬場未來會引進的商業。
而據我們了解,馬場改造的操盤手,也確實在與一些頂奢商業IP進行洽談。
在這個概念方案上,也能看到這里未來的商業打造,會頗具想象力。
例如,形態會是MALL+街區的模式,并且會充分利用地下空間,有點深圳萬象天地的味道。
商場內部,還會有室內瀑布等設計。對看膩了傳統購物中心的人來說,都是挺眼前一亮的。
東區的規劃藍圖出爐,意味著珠江新城,歷經20余年建設,終于要實現整體的成型了。
很多人對珠城的概念,大概就是花城廣場周邊,小蠻腰和東西塔倒下來能砸到的范圍。
實際上,那只是珠城的一小部分。
整個珠江新城,是劃分為西區、中區和東區。
其中西區是最早開發的,住宅和寫字樓的樓齡相對較大,在珠城中屬于比較“接地氣”的區域,也常被吐槽規劃不行,商住混雜。
中區是目前珠城的精髓所在,東塔、省博、圖書館等地標建筑都位于此。
隨著冼村舊改動工,中區也完全開發飽和。
而東區,正是如今珠江新城仍有較大開發空間的區域。
整個東區,東至華南快速,北至黃埔大道西,西至獵德大道,南至臨江大道,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
如今,這里已經是廣州天花板級別的豪宅區。匯悅臺、廣粵尊府、尚東柏悅府等廣州封面頂豪,就均位于此。
當然,作為珠江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區的野心肯定不只是當一個豪宅區。
在今年5月份發布的《珠江新城東區優化提升城市設計概念方案征集》公告中就提到,東區要打造成為鏈接珠江新城CBD和金融城的橋梁及中心地帶,一個“公園+”“體育+”的綜合發展特色片區。
從中標方案里,也確實能看到豐富的公園和體育元素,這也是珠城西區和中區所一直缺乏的。
而東區的大部分區域,如今也都開發完畢。還能動起來的,就是馬場地塊。
東區規劃藍圖實現的速度,很大程度就取決于馬場動拆的進度。
從年初以來,馬場開拆的消息就甚囂塵上,但實際上至今馬場也還未有實際的拆遷舉動,甚至還有新的店鋪在開業。
如今設計方案中標結果出爐,馬場離真正動起來,或許也不遠了。
未來,當東區的藍圖兌現,珠江新城將真正形成一個西區、中區、東區連片成型的超級CBD。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j6eKszCFxOrmduEg1AEb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