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酷了!畢業于清華美院的她只在墻上畫“野生神仙”,從農村畫到巴黎、征服愛馬仕!
發布時間:2019-08-06
閱讀量:9449次
走遍了大江南北
畫遍了周天諸星,而她卻說
我以畫畫為借口
來這個世界度假
今天為你介紹一位
滿足你所有想象的藝術家——
文那
文那是一位壁畫藝術家
憑借著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式神仙
她畢業于清華美院,曾與國際頂級奢侈品牌愛馬仕合作,也曾為著名導演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創作系類繪畫作品。
雖然是版畫專業出生,但她為人所熟知的作品都是以神仙為主題的壁畫,還連續數年受邀赴意大利、荷蘭、新西蘭、法國等地創作并展出作品。
與愛馬仕合作 ▽
細節圖
▽
《妖貓傳》
▽
而"文那"這個名字則取自于她看的第一部話劇——《文那啊,從樹上下來吧》。
當時還是高中生的文那被海報上的名字所吸引,并前去觀看演出,這也成為了她人生中的轉折點,也因此使文那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對于藝術的熱情!
她的作品顏色艷麗,她畫畫也從不打草稿、不講究筆法,仿佛天生被上帝眷顧的藝術家一般。
她說,每一個看過她畫的人,都會在第一反應里面認為這是山海經,但是其實這是基于我對中國傳統形象之下創作的另外一套形象體系,事實上,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過山海經。
她筆下的人物與神話相關
各式各樣嬉笑怒罵的深情
給人以視覺上的強烈沖擊
她任由畫筆在墻上游走
畫出一個個光怪陸離的神仙鬼怪
是“浮世繪”與《山海經》的結合產物
又帶著強烈的個人風格
畫一面墻,驚艷一個村
學版畫的文那,說到與壁畫的結緣
還要從2010年的游歷景德鎮的經歷說起
當她第一次來到景德鎮的三寶國際陶藝村,并向當地人介紹起自己是一個插畫師的時候,工作室的主人便邀請她在墻上畫一幅。
于是文那認識了那兒的主人李老師,李老師答應讓文那參加他的一個展覽,但是要看她給的是什么樣的作品。
為了能讓李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文那靈機一動說:“您可以給我一面夯土做的墻,我給您畫一面墻。”沒有想到李老師真的給了她一面墻,他打電話說:“你來吧,我把那個墻給你砌好了。”
文那說:“在那之前,我只有拿馬克筆把我的畫畫在墻上的經驗,我從來不知道真正面對一個夯土墻的時候該怎么辦。雖然我從來沒有動過毛筆,畫過國畫,但當我面對這堵墻的時候,是第一次拿起毛筆。”
6個小時后,她的畫呈現在了墻上,一度讓人驚呼:“厲害,厲害”,這次的嘗試是膽怯的,可也是這次嘗試讓她堅定了畫神仙的想法。
于是,她開始創作了第一個的神仙“束海”。
“束海”,制作泥坯的神仙。水無形無法控制,但"束海"卻能保佑你,把每一個泥捏成你想要的形狀。
未曾想到這幅畫讓文那一發不可收拾
從此,她開始給三寶的其他墻上
畫各式各樣的神仙
她說畫在墻上和畫在紙上的狀態是不一樣的
而我正好把我的壁畫畫在了墻上
那是時間給了它另外一種材質
這個材質不是平時在
室內的紙和燈光能夠給予我們的
獨特的畫風和三寶村結合在一起
尤其和土墻經自然的侵蝕
略顯斑駁的效果帶有獨特的魅力
畫遍世界的墻壁
不僅僅是景德鎮
她的壁畫開始漸漸有名
從國內到國外
越來越多的城市有了屬于她的墻
大理
▽
比利時
▽
荷蘭
▽
毛里求斯
▽
對于這些神仙鬼怪的造型創作
她不會特意去研究
甚至去避免接觸太多的專業資料
因為對她而言,新鮮、陌生、奇怪
才是她創作的最好靈感來源
所以她不會刻意去記住壁畫上的人物場景
也不會去拍照留念反復觀察
她喜歡大概看一眼
在心里留下印象就好
以至于想起來是模糊的片段
將這些皮髓的片段重新組織起來
然后進行拼湊、銜接、創新
一眼看上去像是在哪兒見過
卻又說不出在哪兒見過
但唯一肯定的是
她出國將這些作品畫在墻上
人家一眼就看出:這是中國的!
文娜的壁畫就這樣創造了“歷史”
看到的人們都不自覺地認為
這些都來自遙遠的過去
雖然它們生長在世界各地
很多時候文那畫完就走了,再也沒有見過
而且還有可能它今天只出現了一天
明天墻拆了就沒了;可能在山谷里待了很久
因為雨水沖刷,漸漸剝落了;
也許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也許它因為建筑物的
流失或者倒塌慢慢就沒有了
但這就是壁畫的魅力所在
“神仙”越來越多,文那干脆給它們編了一個
堪稱現代版《山海經》的小冊子——《文那經》
《文那經》對于文那來說的意義
就是另一種交錯的感覺:
雖然現在每天很開心地去寫它、創造它
但是其實這些故事好像
很早以前就真的存在在那里
《文那經》
▽
不僅如此,文那還將《文那經》做成了雕塑
讓它們成為真實存在的
個體,看得見、摸得著
她的雕塑還受邀去荷蘭參加了雕塑展
雕塑與壁畫交相輝映
很多時候,你也會相信
這些神靈真的存在過
如今的文那,依然在全世界的墻上畫畫
正如她自己所說:我只是
以畫畫的借口來這個世界度假
也許,正是如此自由的人生才能有
這般富有想象力的創作吧!
每個人,都具有創造的潛能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讓世界看見你無限可能!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sohu.com/a/333318705_686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