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石雕名揚中外,素有“世界石雕之都”、“中國雕藝之鄉”美譽。本屆大賽以惠安石雕史上第一位石雕巨匠李周命名,在繼承發揚惠安石雕精湛工藝及文化精神的同時,深化傳統石雕產業“破圈”新應用探索,打破行業壁壘。
“茶空間”作為當代重要生活方式的一種延伸形態,逐漸占據中青年喜好市場。用茶文化要素重構傳統石雕產業,豐富茶文化的物質載體,更增強其作為品質生活方式符號的市場吸引力。在此背景下,特舉辦本屆中國惠安“李周杯”石雕創新設計大賽,推動石雕行業價值鏈向高端環節攀升,以設計賦能石雕產業創新轉型,謀求發展新方向,讓“世界石雕之都”的金字招牌在茶與石的對話中熠熠生輝。
一、大賽主題
設計再造·石勢新生
二、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
主辦單位:惠安縣人民政府
支持單位:泉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泉州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
承辦單位:惠安縣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惠安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
三、大賽目的
(一)傳承融合創新
充分挖掘石雕工藝與現代設計的融合方式,使石雕產品以更具時代先進性的形象進入市場,創造產業新機遇。
(二)設計賦能業態
獲得優秀石雕創意設計作品孵化落地,為惠安石雕產業選擇新方向、開辟新市場,探索設計賦能行業生態的更多可能性。
(三)加速人才集聚
廣納積極進取的青年人才,從思維創新、工藝改良、技術優化、品牌營銷多方面為惠安石雕產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四、賽事設置
(一)參賽對象
面向全國公開征集,設計公司或企業的設計人員,高校工業設計、平面視覺等專業師生以及對石雕產業設計應用有創新思考的機構或個人,均可參賽。
(二)征集主題
本屆石雕大賽圍繞“茶空間”重點打造由石材構成的茶場景各項產品,增強石材家居產品作為“飲茶”品質生活方式符號的新吸引力,豐富茶文化的物質載體,具體征集組別如下:
1、茶空間文創組:
圍繞“茶空間”可使用或展示的石材相關家具或文創產品,可觀賞或具有一定實用功能性的產品,提升品茗樂趣。例如:個人杯、茶寵、香器、裝飾畫、茶器收納盒等。
2、茶盤組:
在市場熱銷茶盤特性基礎上(最大尺寸不超過1.2米),以石材材料為主進行創新設計。包括但不限于多人使用、旅行使用、辦公使用等多樣場景。強調實用性與審美結合,同時可融入智能技術,提升用戶體驗。
3、茶壺組:
追求功能美學平衡,確保茶壺在實際泡飲中的舒適體驗及觀賞價值。探索新材料的設計融合,注重茶壺系列化搭配,適應現代審美與生活節奏。
五、獎項設置
大賽按照三個組別分別設置金、銀、銅獎:
1、茶空間文創組:金獎(1名,獎金3萬元)、銀獎(2名,獎金1萬元/名)、銅獎(5名,獎金0.2萬元/名)、佳作獎(6名,僅頒發證書)
2、茶盤組:金獎(1名,獎金3萬元)、銀獎(2名,獎金1萬元/名)、銅獎(5名,獎金0.2萬元/名)、佳作獎(6名,僅頒發證書)。
3、茶壺組:金獎(1名,獎金3萬元)、銀獎(2名,獎金1萬元/名)、銅獎(5名,獎金0.2萬元/名)、佳作獎(6名,僅頒發證書)。
4、獲獎證書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蓋章。
5、為提高院校及組織、機構或個人參與積極性,特別設立優秀組織獎5名,由組委會頒發證書,獎金人民幣2000元/名。
6、設置優秀指導老師獎,向入圍終評作品的指導老師頒發電子證書。
7、其他說明:①大賽最終獎項評定數量視參賽作品質量而定,允許部分獎項空缺。②所有獎項個人所得稅由獲獎者自行承擔。③獲獎作品的參賽單位、團隊成員姓名(前四位)內容可列入證書。
六、作品要求
(一)作品提交方式
7月20日前,參賽者需文末附件下載并填寫報名表,與參賽作品發送至大賽郵箱:lzbsdsj@163.com。
(二)參賽作品資料提交要求
1、作品初評版面:1-5頁,提交高800mm*寬600mm尺寸版面,文件格式JPG,分辨率150dpi,字號≥12pt,文字清晰可讀,并標注頁碼和總頁數。
第一頁為主版面(內容包括作品名稱效果圖、應用場景展示等),其他頁面可從結構圖、細節效果圖、尺寸說明、工藝說明等角度詳細闡述。
2、以上內容均應包括大賽標題,但不得出現參賽者或參賽單位任何信息,否則視為無效作品。
(三)入圍終評作品資料提交要求
1、入圍線上答辯環節的90件作品,①必須提交PPT演示文稿。要求10頁以內,格式為PPT,10MB以內。內容可包括整體及關鍵效果圖、結構示意圖、尺寸說明、應用場景、生產成本、市場前景、商業模式、產品服務體驗等。②作品解說視頻:選手制作或錄制設計作品原理視頻,mp4格式,控制在60s以內,不超過50MB,此項作為參賽必要提交資料。③提交原件資料:郵寄參賽承諾書。
2、入圍直播拉練環節的42件作品,必須提交產品3D源文件(stp格式)及展板源文件(ps或ai格式)。由組委會統一委托機構進行產品打樣制作。①設計產品涉及到金屬配件、電子元器件等配件,需自行采購提供,組委會僅協助制作石材主體部分。②提供源文件必須1:1標注清楚工藝生產尺寸,組委會打樣過程中,產品設計不符合生產要求的,設計者需配合生產方積極修改。③設計者對產品制作或展示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比如用水、用電、大小套組等)需提前明確,文字說明好走位打孔等需求,打樣后無法臨時修改。④由于終評以實物評審為主,建議樣品以應用場景呈現或多量搭配場景化體現等方式展示,盡量不要單一個小形態出現。
七、評審標準
1、商業性(40%):符合惠安石雕工藝往現代茶空間產品設計發展的應用范疇,具有較強的商業落地、市場轉化的潛力。
2、創新性(30%):具有較強原創性,包含貼合惠安文化創新,工藝創新,材料創新等。
3、趨勢性(20%):遵循當下社會價值及消費趨勢,有利于引領行業良性循環和未來發展趨勢。
4、美學性(10%):具有現代潮流元素、色彩搭配和諧等外形美觀設計。
八、賽程安排
(一)發布啟動及征集
6月上旬,大賽發布啟動,于中國工業報、泉州電視臺、泉州晚報等重點媒體宣發,并在人民網、新華網、今日頭條、鳳凰網、網易等主流媒體合作宣傳,行先生網等行業設計網站發布賽事信息,發動企業、高校、機構等個人或團體參賽,開啟設計作品征集工作。
(二)世界石雕之都·企業有話說
6月-7月,特邀惠安石雕龍頭企業代表,通過采訪解讀惠安石雕產業的現狀及企業的設計瓶頸,提高設計師對惠安石雕產業的理解,增強作品設計方向的準確性,吸引高質量優秀設計作品參賽。
(三)初評評審
8月上旬,由2名設計專家、2名高校代表、1名惠安石雕大師組成初評專家組,對茶空間文創組、茶盤組、茶壺組的參賽作品進行線上初評,分別評選出各不少于30件優秀設計作品(三個組別共計不少于90件優秀作品),初評結果通過賽事相關網站公布。
(四)終評評審及樣品制作
1、線上答辯環節:8月中下旬,邀請2名設計專家、2名高校代表、1名惠安石雕大師共同組建終評專家評審組,對茶空間文創組、茶盤組、茶壺組三個組別每組各30件初評入圍,以百分制方式對作品PPT答辯情況進行評分,按照分數高低評選出共計42件(每組各14件)作品進入直播拉練測試環節。此環節分數占比最終成績的80%。
2、收集42件入圍作品文件,PPT展示資料,做好產品打樣制作工作。
3、直播拉練測試環節:8月下旬直播拉練測試環節,由惠安縣人民政府邀請3-5名流量網紅主播,對答辯入圍的42件(茶空間文創組、茶盤組、茶壺組每組各14件)入圍作品樣品進行現場直播,通過對產品設計特色、產品亮點現場解說推薦。匯總現場銷售、加購、評論三項總熱度值,再取多位主播的熱度值平均值,分數從高到低排序。此環節分數占比最終成績的20%。
熱度值說明:熱度值為每件作品的市場接受度體現。評定標準為:每筆銷售訂單,價值3個熱度值;每筆加購訂單,價值2個熱度值;每條評論,價值1個熱度值。注:每個ID對此三項評定均限1次有效。
評分方式:擬定熱度值最高的作品為滿分100分,其他作品分數=本件作品熱度值/最高作品熱度值*100分
4、最終綜合線上答辯環節(占比80%)、直播拉練測試(占比20%)兩個環節的分數,各自得出其中茶空間文創組、茶盤組、茶壺組最終金、銀、銅、佳作獎獲獎名單。
5、對組團參賽單位或個人提交的參賽作品量、入圍量及作品獲獎名次進行綜合評定,確定優秀組織獎名單。
(五)大賽頒獎及系列活動
9月中旬,舉辦大賽頒獎儀式,邀請各組別的金、銀獲獎者來現場,同期開展大賽優秀成果展,發布大賽設計作品。
九、知識產權管理
獲獎并領取獎金的參賽作品知識產權歸組委會所有。組委會享有對所有的參賽作品進行包括不限于宣傳、展覽、出版等傳播權利。其他第三方未經參賽者授權不得將本次參賽作品進行再設計、生產、銷售、出版及其他形式的推廣宣傳等,否則參賽者、組委會有權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十、大賽聲明
(一)每個參賽作品只能有一個參賽主體,否則組委會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二)因參賽作品知識產權引發的法律糾紛與組委會無關。公示期間,社會各界如對參賽作品有疑義,需通過郵件形式將相關說明及佐證資料提交至組委會辦公室郵箱,經組委會核實情況屬實后,取消該作品的參賽資格。
(三)參賽者報名時須提供真實信息,信息不實將會影響其參賽資格、獲獎權益和相關榮譽等。
(四)大賽所有階段的評選結果將通過相關平臺發布通知,若因參賽者自身原因錯過重要信息或未按要求及時提交參賽資料、實物及樣品等影響參賽、評審、領獎等事宜,后果由參賽者自行承擔,且組委會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五)大賽為公益活動,不收取任何參賽費。
(六)活動承辦單位對大賽保留最終的解釋。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