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學學院“天地人和”主題
文創設計大賽的征集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感謝同學們的積極參與
經過大眾投票、評委老師的綜合評定
現將本次設計大賽的獲獎結果進行公示
一等獎
《地科院文創帆布袋》
王雨陽陽
2023級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本科生
作品簡介:
帆布袋正面設計了兩款圖案,均為地理科學學院的院樓正門。其色調豐富,如同鮮艷的調色盤,體現了我們地理人對豐富多彩世界的追求與探索。翻新的院樓并未遺忘那些從這里走出去的一代代學者們勘測大地、丈量山河的壯舉,反而為未來在此進行的傳道授業、思想交流、人才成長揭開了新的篇章,為地理科學那不計遠近、不論朝暮、不畏山海的理想與豪情搭建了展現的舞臺。
背面以綠色字體書寫的“我是地理人”,保持了良好的可讀性與辨識度。這綠色的線條字體,給人以寧靜而放松的感覺,傳達了地理學子對地球和環境的關注與熱愛,以及對地理學知識的追求與熱情。
二等獎
《“華師地理印象”筆記本系列》
鄭均彤
2021級地理科學(師范)專業本科生
作品簡介:
“經緯學問”:
此設計融入了地理科學學院的院樓、華師石牌校園地圖以及校園的標志性植物——木棉花等元素,同時,通過標注院樓的經緯度坐標,生動展現了學院的歷史文化和學科特色,凸顯了地理科學的研究特點。
“探索之窗”:
這款設計則融入學院天文臺以及無垠的星空元素,天文臺象征著對宇宙永不停歇的探索,它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窗口;星空則代表著無限的可能和廣闊的研究領域。整體設計旨在通過視覺元素,傳達出學院深厚的學術氛圍和地理科學的實踐精神。
三等獎
《傳新續脈》
郭嘉穎
2021級地理科學(師范)專業本科生
作品簡介:
本文創作品的實體物件為抱枕,抱枕圖案的主色調基于華師的紅藍配色,大體上由藝術潑墨、“SCNU GEO”英文藝術字體、地科院院樓插畫以及地科院院徽所構成,整體呈現的是簡約融合的風格。
本作品的主題是情懷育人,在設計過程中,為使設計契合主題,首先將傳統藝術中的潑墨元素通過現代化表達使其成為圖案的載體,隨后在其上融入現代風格的地科院水彩插畫和“SCNU GEO”藝術字體,一方面增強整體的視覺效果和表現力,另一方面意欲通過傳統與現代藝術融合表達的創意,表達對華師地科院在未來的學科發展和育人工作中能夠在傳承與創新中勇立潮頭、奮發有為的希冀。
人氣獎
《“行走在路上”帆布袋》
《“星漢燦爛”帆布袋》
陳怡思
2021級地理科學(師范)專業本科生
作品簡介:
《“行走在路上”帆布袋》
本作品以“腳踏實地,丈量祖國大地”這一句地科院時常提及的名句為靈感。在三年來的求學中,從坐課堂、學知識到爬高山、穿沙漠,在祖國的高山中穿行,在祖國的大河邊走過,一步一個腳印地丈量祖國大地。三年來的求學經歷,我深感“行走在路上”的重要,地理科學只有真正帶著知識走出課堂,在奇異瑰麗、形態萬千的大山大河間實地學習,才能學進去、用起來。
因此,本作品中以一條“求學”路蜿蜒穿行于綿延山脈展現地理科學的漫漫求知路,挎包人物形象的地科學子佇立路上則是對地科學子永遠“行走在路上”的美好希望。最后設計的右上角則希望借一首小詩,既是展現對地理的熱愛,更是對地科院、地科學子的美好祝福。
《“星漢燦爛”帆布袋》
本作品靈感來源于湖南省博物院系列展品馬王堆博帛書中的《天文氣象雜占》。這份兩千多年前保留下來的帛書記錄了云、氣、恒星、彗星等天象圖,其中最為珍貴也是保存最完全的部分就是31幅彗星圖,每幅圖中對彗星的彗頭朝下、彗尾朝上,不僅揭示了彗尾背離太陽的科學規律,更展現了中國古代先人在兩千多年前觀測彗星的成就。在那天的參觀中,它讓我駐足流連,一筆一畫感于先人的智慧觀察,一勾一橫嘆于知識與史料的古今印證,深深陷入其中沿著每種彗星描摹,期盼能與這難得的遇見更多幾分聯系。如今,面對“日月經天”這一主題,我的作品前后面以篆體“星漢燦爛”回應,并在前面散落臨摹的古物上的彗星圖作為點綴,背面則以銀河簡筆畫作為裝飾。總體黑色為基底,以燙金色為主。
“星漢燦爛”這一主題既是希望讓更多地科院學子了解中國古代先人的這一成就,看到中國歷史長夜中燦若明星的地理史,學習其背后的勤于觀察、勇于發現、善于歸納的科學品質;更是對地科院未來的祝福,希望地科院培育越來越多躬身于課堂、致力于研究的明日之星,讓地科院如天上銀河般“星漢燦爛”。
感謝每一位同學的傾情投入,你們在地科院首屆文創設計大賽上的每一次嘗試,都讓這個舞臺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希望你們繼續保持這份創新精神,未來的路上,你們定能綻放更加奪目的光芒!
接下來將會有迎新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以上文創,
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喔~
原文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58C2cwUjDJK2QMPDPE7D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