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松,沿上行道過山澗虹橋,前行約100米,拐彎處路北側(cè)的松樹便是。此樹主干距地面約1米,分出南北各一支權(quán)。向南的支杈較粗壯挺拔,針葉長而疏,為“馬尾松”,向北的支杈彎曲,針葉短而簇,為“油松”。同一樹干長出截然不同種屬的兩個樹冠,似一對情侶相互依偎,因而被稱為“鴛鴦松”。
關(guān)于這棵松樹,在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傳說秦始皇修筑萬里長城后,各朝代都要大規(guī)模修繕,300年前,有一個小伙子才結(jié)婚三天便來修邊,由于水土不服,又累有病,不到半年光景就死去了。他的新婚妻子念夫心切,便千里迢迢來尋夫。
監(jiān)修官翻看了名冊,沒找到小伙子的名字,少婦邊哭邊說:怎么會沒有我丈夫的名字呢?他算是你們這里一個數(shù)啊!少婦說的是“數(shù)字”的“數(shù)”,可是,監(jiān)修官錯聽成“大樹”的“樹”了。于是對少婦說:那你就到山上找找,看有沒有這個“樹”吧。
少婦在山上找累了,就坐在一棵樹下休息。別的地方熱如火烤,唯有這棵樹下有習(xí)習(xí)涼風(fēng)。一會兒烏云密布,大雨如注,此樹卻把大雨遮得滴水不漏。少婦心生疑惑,對松樹說:如果你真的有靈氣,就請托夢于我吧。
夜里,少婦夢到丈夫?qū)λf:我因修邊死于此地,不忍看你獨(dú)自受苦,死后化作這課松樹。今天能為你遮風(fēng)擋雨,也不枉費(fèi)我們夫妻一場。少婦聽后,淚如雨下,決心此生與丈夫在不分開,便毅然撞死樹下。第二年,松樹旁邊便又生出一棵松樹,兩樹緊緊纏繞,互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