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屆中國長城學會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許 嘉 璐
我們是一個民間的社會團體、學術團體,應該是民主的。在國家的法律法規規范指引下,按照自己團體的研究、宣傳等等社會行為,群策群力,在真理的面前,大家應該是人人平等。而人類從初始到現在都在不斷的追求著宇宙、人類和社會的真理,所以我把友良將軍的話,當作對我的激勵。
我想對張黎常務副會長剛才精彩的講話做一些補充。我可以向各位理事、常務理事和會員代表說,剛才程序上所有的報告,都經過我們集體或者是傳閱或者有意見再書面提出,最后通過常務理事會通過的。我要表達個人對于換屆領導小組,特別是張黎總長、周友良部長以及各位常務理事幾個月來的辛勤勞動,精細的操作,表示感謝。今天文物局彭司長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出席了我們的會議,我想請他轉達我和大家對于文物局,一直以來對長城學會的關心、支持和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在整個籌備過程當中,我們上一屆的秘書長、副秘書長都積極的參與。有關第六屆以來的工作,在吳國強同志代表換屆領導小組所做的工作報告,都已經有了很扼要、準確的報告。
2016年以來,我由于長期積勞成疾,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年紀又增長幾歲。由此,我體會小平同志所說的“愛我中華、修我長城”,你再修,長城也在老,不老的,是長城的精神。而且我們國家的文物保護法律法規要求修舊如舊,如舊并不是舊,修的再漂亮,磨磚對縫,甚至用新的材料,實際上不見得就是有益于長城的保護。當然科學技術在發展,但修長城實體來說,也要與時俱進,將來要不斷的探討。我由身體想到我們所熱愛的長城,天下之物道理是一樣的。但是只要我在職在任,我一定和新一屆的領導班子集體,一起努力來做好我們學會的工作。
世界最強音:承認文化的多樣性 (編輯注:此部分主旨——和平,和而不同)
我想在張黎總長的報告當中要補充的重點是什么呢?大家都很清楚。從本世紀開始,中國逐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有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我想無需我在這里再次強調重復了,大家都在認真的學習。就長城學會來說,我要補充一點的是我自己的體會。我們常說長城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我曾經寫過兩句話,就是“讓雄偉的長城走向世界,把古老的長城留給子孫”。現在世界是什么狀況呢?人類在進入階級社會之前,人的動物性超過了后來我們所說的人的本質屬性,那就是為了生存,為了繁衍。人與萬事萬物一樣,連草木都在一片山上或者一片地上彼此爭奪營養,為了自己的挺拔,為了自己開花結果傳播下一代。但是那個時候沒有仇殺,沒有成群的人去對另外一個族群欺凌乃至種族滅絕。后來由于生產的發達發展,人們有了剩余的生活物資,于是出現階級,人類就從為了生存與種族的繁衍發展到對于權力、對于膨脹欲望的追求。這就是人類進入了一個對抗時代,這種對抗也當然包含著人類為了生存與繁衍的目的。經過了無數年,由于生產方式、氣象地理環境的不同,于是在五大洲的各個地區,就出現了不同的信仰,和由信仰滋生出和支配下的倫理道德,以及由倫理道德所規范的生活方式。現在難以統計自人類進入對抗時代,在地球上發生了多少戰爭,最后形成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漬泥。中華民族從夏代開始,當然了,歷史上有沒有夏代,夏代從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束,夏朝的都城在哪里,夏朝的文明是用什么形式體現的?等等,在世界上、在中國考古學界和史學界也充滿了爭議。
但是按照我們中華民族的古老文獻和記載,我們說夏商周。夏代根據現在的考古和歷史文獻以及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這幾個方面去多維思考,就知道當時不是一個種族,而是多元的種族。在這當中,也有流血,也有沖突。但是慢慢的,有一個主體出現了。這個主體總結了祖祖輩輩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故事等等,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跟人相處、部族和部族相處,應該和為貴。和為貴并不等于沒有沖突戰爭,因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能任人宰割。這樣一個以追求和為整個眾多部族共同信念,于是中華文明就逐步的形成了。
簡言之,在人類經過了多少萬年的對抗、爭斗,在世界的東方有這樣一片土地上,出現了這樣一群人,反對相互的兼并,提倡和而不同。但是當有人把刀子放在自己脖子上的時候,該反抗要反抗,反抗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和而不同。經過了無數的戰爭,特別是進入現代社會,也就是工業化時代,殺人更加方便了。冷兵器變成了機械兵器,現在倒好,原子兵器。理性的人們一想到這就覺得可怖,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地下,就儲存著兩萬多顆核彈。這兩萬多顆核彈如果都爆發的話,可以把地球毀滅三次,因此進入新的世界。另外一個聲音,首先從西方發出來了,我們不要對抗,我們要對話。但是這個聲音在爭權奪利、凌霸欺辱這樣的炮火聲當中,顯得很微弱。因為他是一小部分智者包括歷史學家、宗教學家、社會學家等等學界少數學者發出的聲音。中國自古就是這樣主張的,所以在中國人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可能是由于這種想法,所以在中國的學界,很少發出這種聲音。
另外,對霸權者的羨慕、崇拜、迷信這種云霧,也在中華大地上飄動。到了進入新的世紀之后,中國進入新時代,情況大變。中國成了在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聯合國的成員國是195,在這個全人類當中,中國發出了最強有力的聲音。這就是承認文化的多樣性,提倡文明對話。目標是什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什么說中國發出了最強的聲音?因為這是14億人的領導核心執政黨。其實我們現在不應該叫執政黨,這個詞不太準確,是我們領導核心,代表中國的古老文化的傳統和現在人們的追求發出了這樣的聲音,回過頭來你再看亞投行、上合組織、一帶一路、亞洲文明對話,無不是圍繞著這樣一個優秀傳統文化和今天實際結合這樣一種思想。
長城,是中國文化中最亮眼的品牌(編輯注:長城是中華重要的文化標簽,)
從長城怎么說到這里了?我是想說,由于進入新時代,不是任何人賦予給中華民族,而是按照歷史發展的規律,中華民族就天然的承擔著,把我們幾千年來適應中華民族社會的文化介紹給世界。美國人說,你們辦孔子學院是價值觀輸出,意識形態的輸出。那么全國中小學70、80%以上從小學開始學英語是什么輸出?我曾經做這樣一個比方,從前我們積貧積弱,人家把你當成乞丐、病夫、奴隸,你說的那個話,沒人聽。現在中國成了一個走向富強的大國,第二經濟體的大國,有點動靜人家就注意了。好,在這個時候,我們自信,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理念,是適應東方、世界人口最大的國家。大家知道各國的文化、各國的理念放到一起,就像是一個長長的步行街、購物街。其中有一個店貨物充盈,待客友好、服務周到,他里面賣的東西琳瑯滿目,允許不允許我在店前出點廣告?我貼上個紙條,新到什么旗袍150/件,許不許?中國店的門外,沒有人強拉游客,你不買我就揍你,這怎么叫價值觀輸出?如果說這就叫輸出的話,可以回答凌霸者,輸出定了。在這樣一個對話上,長城就是中國店里面一個最亮眼的品牌。
我現在說這么一大圈話,繞回來。我要補充一下,希望長城學會在大家的努力下,在我們領導班子的操勞下,在文物局、民政部的指導下,真正的能把雄偉的長城推向世界。你去給人家講大道理,中國一向講和而不同,孔夫子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幾個聽得懂?有幾個能理解?到長城一走,說說長城真正的功能,當初修長城的初心是什么?有了長城之后,對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廣袤農耕地區保護,促進了人類的發展,但是并不摒棄草原文化。我們通過關口、互市引進了草原文化,把農耕文化輸出去,但就是和平。
事實證明,亞洲從最西邊一直到我們東北亞、東南亞以及到南亞,之所以能夠出現德國學者所說的歷史上的軸心時代,也就是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800年,這600年當中,出現了希臘哲學、出現了中國的老子、孔子、出現了釋迦牟尼、出現了猶太教。這些幾大文明這些杰出人物所代表的思想,他們冥思苦想力圖解決的問題,到現在還是全人類學術界、思想界、政治界努力解決的問題,所以叫軸心。兩千多年來還圍著這個軸心轉,我們在這個時候,不是我們想把長城介紹給世界,而是洞察了歷史的規律之后,就會發現是世界需要長城精神。
新的長城就是十四億人的初心(編輯注:愛我中華、修我長城、保護長城)
但是,我們作為一個民間團體、學術和社會活動組織,只能盡我們微薄的力量。首先講到我們本體就是長城學會怎么樣適應新的時代?我想不必復述我們黨的文件和領導人的講話,說來說去就是現在要做的,還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不說遠了就說我們長城學會,它的初心是什么?“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我們的使命是什么?依然是“愛我中華、修我長城”。也可以把這小平同志的八個字,換一個角度去理解,修我長城是因為愛我中華,因為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代表、標志、標記。反過來說,因為愛我中華,所以要修長城,不僅僅是修古老的長城,還要筑起新的長城,新的長城,就是14億人的初心,也就是中國人民的根本所在。
怎么做呢?我們這個小小的學會,我想第一點,繼續我們的宗旨,就是廣泛地團結學術界的朋友,即使不能由于種種的條件、原因,成為我們的會員理事,能不能是長城學會之友?學會學會,學肯定是根本的。江蘇鳳凰出版集團大力支持長城學會編輯出版了,亙古未見過的咱們11本10卷的《長城志》,給全世界提供了研究長城、弘揚長城精神,至今是最全面的史料和搶救下來的一些資料,所以要不斷的繼續研究。
講清楚,活起來
怎么做?我看習總書記說到點子上。一個是要講清楚,一個是讓它活起來。總書記在中央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是把什么講清楚,讓什么活起來,指示很明確。就長城學會來說,我們要把長城和長城精神講清楚,光在學者圈里,光在長城學會會員的圈里講是不夠,要讓長城沿線的老百姓都明白,每一個人都是高明的導游,以和長城為鄰而自豪,讓所有的中小學生都別忘了《長城謠》,都有一個愿望,我此生總要登一次長城,甭管是晉長城、冀長城、陜長城以及到嘉峪關的長城,是成為一生的最大愿望。有的宗教有朝圣的,生下來就受教育,你這一生不管你富和貧,身體好與不好,都要到我們的圣地去朝圣,你才能夠返璞歸真,這是宗教講的歸真。不光要講清楚,而且還要讓它活起來,光在教科書上、報紙上說不行。好,現在又到了一個文化創意事業大發展的時代,能不能引進文創企業,真正理解了長城精神,理解了中華文化,由大到小,由小到大吃透了,我想長城在我們文創人員的腦子里會變得活潑可愛。
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們應該把這個當作我們的一個使命。那么要完成這樣一個使命,我想就需要我們學會自己,我們的領導集體,從不稱職的我一直到所有的理事,大家不斷學習新時代的新思想、理論和方法,遵守民政部、文物局的規章制度,在幾年后,我們長城學會在主管部門評星、評級的時候,爭取能夠名列前茅。評了級什么都沒有,但對工作是肯定,我們整個班子一定要從我做起,剛才我說了,集思廣益,充分發揚民主,同時做遵規守矩的表率。
一句話,我想以小平,仲勛同志的八個字指引我們,“愛我中華、修我長城”,這就是我們學會的初心。要牢記長城學會的使命,大家團結和睦,共同做好長城事業。
長城屬于中國,長城屬于世界,長城屬于歷史,長城屬于未來
最后我想說,我就希望這一屆學會所有在座的朋友,和所有的會員理事單位,常務理事單位和廣大會員,在新時代我們要強調長城屬于中華民族,屬于中國;長城也屬于世界,屬于全人類;長城屬于歷史,長城屬于未來。希望東方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所彰顯自己的民族文化,能讓五大洲的人民多多的了解。最后積沙成丘,這樣人類的第三個階段對話時代,就可能成為現實。實現從隔絕、對抗到對話這個理想,正如中央所反復強調的,也是毛主席當年說的,如果說我們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勝利的話,只不過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現在中國發展到這個程度,我們的目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發出這個聲音號召,得到了一百多個國家的呼吁。但是事在人心,真正要把人們的思想凝聚到共同體上來,又是一個萬里長征。我們剛剛邁出第一步,我們要把古老的長城留給子孫,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壽命都是有限的,希望我們兒輩、孫輩、重孫輩都能在這一個思想的指引下,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指引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步一步地就像當年兩萬五千里長征那些革命先烈那樣,一步步走下去。
路不會平坦,在這一條路上也會有草地、雪山,但是有這樣一種精神激勵,我相信長城文化的事業在新的一屆中,一定是會邁出堅實的步伐。我再重復一遍:長城屬于中國,長城屬于世界,長城屬于歷史,長城屬于未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