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修訂版
第一部分:參賽辦法
一、參賽資格
全國各類高等院校在校全日制大學生、研究生均可參加。
二、創作規范
(一)遵循命題要求
參賽作品必須嚴格依照大廣賽組委會統一發布的命題(見大廣賽官網www.sun-ada.net或參賽手冊)進行創作。
(二)原創性與誠信創作原則
各類參賽作品必須為本人原創作品,擁有獨立知識產權,遵守《廣告法》和其他相關法律及政策法規、行業規范等要求。鼓勵采用廣告新思維、新形式、新媒介進行創作。堅持原創,杜絕抄襲,請遵守《承諾書》的承諾。
三、作品類別
A.平面類(Aa平面廣告、Ab產品與包裝、Ac IP與創意周邊)
B.視頻類(Ba影視廣告、Bb微電影廣告、Bc短視頻)
C.動畫類
D.互動類(移動端H5廣告、場景互動廣告)
E.廣播類
F.策劃案類
G.文案類(長文案、創意腳本)
H.UI類(移動端、PC端)
I.科技類(生成式AI設計方向)
J.營銷創客類(Ja微短劇、Jb微視頻、Jc網絡直播)
K.公益類(根據命題要求創作)
四、作品規格及提交要求
A.平面類
1.作品要求
Aa平面廣告(VI、海報、DM、長圖廣告、路牌廣告、雜志廣告等);
Ab產品與包裝(圖案、插畫、趣味涂鴉、瓶身、產品組合形態、外觀、禮盒及箱體設計等);
Ac IP與創意周邊(IP、文創及其他創意周邊)。
2.作品提交
(1)網上提交:文件格式為jpg,色彩模式RGB,規格A3(297×420mm),橫豎不限,分辨率300dpi,一組作品不得超過3張頁面,單個文件不大于5MB。長圖廣告作品數量6幅以內(含6幅)拼合在3張A3頁面內;
(2)線下提交:與網上提交的作品要求相同。
B.視頻類
1.作品要求
(1)拍攝工具及制作軟件不限;
(2)Ba影視廣告時長:15秒或30秒兩種規格,限橫屏,寬高比16:9;Bb微電影廣告時長:60秒到180秒,限橫屏,寬高比16:9(含系列短劇,建議不超過3集,須合并為一個視頻文件按一件作品提交。);Bc短視頻時長:15秒-60秒,限豎屏,豎屏寬高比9:20至9:16。以上作品不要倒計時,不可出現創作者相關信息。
2.作品提交
(1)網上提交:mp4格式,影視廣告、短視頻文件大小不超過30MB,微電影廣告文件大小不超過50MB;
(2)線下提交:提交高質量電子文件,格式不限。
C.動畫類
1.作品要求
(1)創作方式及制作軟件不限,作品要符合動畫廣告的特點;
(2)15秒或30秒兩種規格,24幀/秒。須有配音、配樂,寬高比16:9。不要倒計時,不可出現創作者相關信息。
2.作品提交
(1)網上提交: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過30 MB;
(2)線下提交:提交高質量電子文件,格式不限。
D.互動類
1.作品要求
(1)自由選擇創作平臺,可以為H5動畫、H5游戲、H5電子雜志、H5交互視頻等。作品分辨率要適合手機屏幕尺寸,即默認頁面寬度640px,高度可以為1008px、1030px,總頁數不超過15頁;
(2)場景互動廣告以H5文件形式加以演示說明,并提交作品鏈接。
2.作品提交
(1)網上提交:作品發布后的鏈接及二維碼。注:保證作品在1年內能正常查看;
(2)線下提交:請將作品發布后的鏈接及二維碼,存在word文檔中提交給所在學校。
E.廣播類
1.作品要求:15秒或30秒兩種規格。
2.作品提交
(1)網上提交:mp3格式,文件大小不超過3MB;
(2)線下提交:mp3格式。
F.策劃案類
1.作品要求
(1)根據命題策略單中具體要求和側重點進行創作;
(2)如命題策略單中無側重說明,建議策劃案需圍繞“洞察的視角、策略的推導、創意的呈現及落地的實施”等核心內容展開;
(3)文件規格:頁面尺寸為A4(橫豎版畫面均可),正文不超過30頁(含封面、正文內容、封底),附件不超過10頁。
2.作品提交
(1)網上提交:pdf格式,文件大小不超過100MB;
(2)線下提交:可編輯的pdf或ppt格式文件,如有音頻、視頻文件也需一并提交,文件大小不限。
3.策劃案現場決賽
策劃案的全國一等獎,通過現場提案的形式產生,參賽者約有不少于20天的準備時間,詳情請關注大廣賽官網。
G.文案類
1.作品要求
G文案類(含長文案、創意腳本):長文案字數在100-500字之間(含標點);創意腳本需包括畫面內容、景別、攝法技巧、時間、機位、音效等,字數不限。
2.作品提交
(1)網上提交
長文案:提交時直接錄入、編輯文字,作品無需加入命題logo,不得在作品中插入圖片及其他形式文件;
創意腳本:網上提交時請選擇長文案選項,pdf格式,不超過10MB。
(2)線下提交:可編輯的doc或pdf格式文件,作品內不可出現創作者相關信息。
H.UI類
1.作品要求
(1)移動端:APP界面設計、電商詳情頁、小程序、智能眼鏡、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須符合移動端界面視覺設計的規范要求(建議APP以iOS的設計規范為參照標準,小程序以微信小程序的設計規范為參考標準,智能手表可參考iwatch智能手表的設計規范);
(2)PC端:網頁設計、數字智能電視的界面設計、車載HMI等,符合相關設備的設計規范要求即可;
(3)作品須符合相應設計規范及具體命題要求,主功能流程明確且完整,無過多干擾項,核心主功能流程界面數量建議不少于10--15個;
(4)須展示完整界面和設計細節,體現設計說明、交互邏輯、UI效果圖等可以充分展示設計作品的內容(注:設計說明無固定要求,可概述設計背景、受眾群體、闡述設計理念、設計方向、設計目標、需求分析等)。
2.作品提交
(1)線上線下均提交pdf格式文件,頁面尺寸為A4,文件大小不超過100MB;
(2)如需補充交互效果或演示視頻,可以在pdf文檔中附上二維碼,如果是視頻或文件鏈接,建議附在作品說明中(注:須確保文件開啟公開可訪問,不建議提交海外工具鏈接)。
I.科技類(生成式AI設計方向)
1.此類別內容征集僅限于大廣賽所設置的“創意有我正青春”命題,且必須使用AIGC工具輔助完成,詳細內容見《“創意有我正青春”命題策略單要求》。
2.作品提交
(1)網上提交:pdf文件,頁面尺寸為A4,內容不超過40頁,文件大小不超過100MB;如創意執行中有視頻、音頻,可將鏈接插入pdf文件中。需附上生成式AI工具的原始輸出文件(如AI生成的圖片、文本等)及工具使用過程的說明或截圖,以證明作品的原創性;
(2)線下提交:可編輯的pdf或PPT文件,如作品創意執行中有平面、音頻、視頻文件,須一并提交高質量文件,文件大小不限。提交內容需與網上提交一致。
J.營銷創客類
營銷創客類(微短劇、微視頻、網絡直播)是一個培養網絡直播人才,集線上評比指導、線下真人參與的多維度品牌活動。此類別不設省賽,直接參加全國評審,評審結果均享受同等待遇。詳細內容見《第17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營銷創客類(微短劇、微視頻、網絡直播)參賽指南》。
K.公益類(根據命題要求創作)
1.根據公益命題具體要求,從所征集類別中自選類別進行創作;
2.作品規格、提交方式及要求,按相關類別標準執行。
五、參賽流程
第1步:下載命題
登陸大廣賽官網下載命題。
第2步:作品創作
第3步:網上提交,上傳作品
在作品提交平臺注冊,按流程正確填寫信息并按要求上傳作品,作品上傳成功后,系統自動生成唯一對應的參賽編號、參賽報名表及承諾書,同時所有參賽者須仔細閱讀承諾書。
(注:第17屆大廣賽提交平臺將于2025年5月10日正式開放,截至6月12日16:00關閉;第17屆大廣賽營銷創客類(微短劇、微視頻、網絡直播)海選提交平臺將于3月5日正式開放,截至3月30日16:00關閉)
第4步:參賽者線上簽字,獲取參賽報名表、承諾書
作品提交過程中,所有參賽者須上傳學生證拍圖或學信網截圖,在線電子簽名,且將作品轉為正式作品后,方能獲取參賽報名表及承諾書,請所有參賽者仔細閱讀和檢查,保證填寫準確完整。
特別提示:參賽報名表中按作者和指導教師的先后順序填寫,一經確認提交不得變更。(特殊情況下,多人團隊可由其中一名作者代表其他作者在參賽承諾書和報名表上簽字,并代為上傳學生證。)
第5步:線下提交作品文件,報送至學校
參賽者將作品文件(系統已生成參賽編號的正式作品)及參賽報名表的電子版報送至學校,文件均以參賽編號命名。(無需打印參賽報名表及承諾書)
第6步:學校報送至賽區
學校在系統中將初評選出的作品信息,提交至所在賽區組委會賬號。同時將導出的《學校作品匯總表》蓋章,連同相關作品電子文件,在線下提交至賽區組委會。
各賽區聯系方式見大廣賽官網首頁“賽區列表”。
第7步:賽區報送至全國大廣賽組委會秘書處
各賽區在系統中將評選出的參評作品信息,提交至全國大廣賽組委會秘書處賬號。同時將導出的《賽區匯總表》和賽區評獎委員會組成名單蓋章,連同相關作品電子文件和帶評委簽字的獲獎結果掃描件,在線下提交至全國大廣賽組委會秘書處。
六、截稿時間及作品報送
(一)截稿時間
作品網上提交起止日期為2025年5月10日至6月12日16:00,各賽區截稿時間以各賽區通知為準。
各賽區報送全國大廣賽組委會參評作品的截止時間為2025年7月5日,郵寄日期以郵戳為準。
(二)作品報送
1.參賽者線下向學校報送作品
(1)參賽者將作品、報名表的電子版統一報送給學校主管競賽的負責人;
(2)參賽者要保證報送到學校的作品及報名表內容與提交平臺一致,否則視為無效作品。
2.學校向所在賽區報送作品
(1)學校負責核對參賽者線下報送的報名表、作品電子文件,以及線上提交平臺的參賽者信息;
(2)線上填寫院校參賽作品明細表并上傳至提交平臺,然后下載打印加蓋公章后,連同作品電子文件線下報送至所在賽區。
3.各賽區向全國大廣賽組委會報送作品
(1)線上:各賽區評審后,在提交平臺系統中提交兩項名單——一是本賽區實際收取的參賽名單(即:賽區評審前,收到各學校上報作品且經篩選后,確認可參加本賽區評審的作品名單);二是經過賽區評選后報送全國總評審的參評作品明細表。上述兩項內容須在規定時間內報送至全國大廣賽組委會;
(2)線下:各賽區須報送全國大廣賽組委會以下內容:①參加全國總評審的作品電子版;②參加全國總評審的作品名單(電子版+紙質版,在系統匯總好后下載打印蓋章);③賽區獲獎名單(電子版);④賽區獲獎名單(紙質版,須有評委簽名);⑤賽區評審的評委名單(須含組別分配及單位、職務職稱)。
第二部分:參賽須知
一、賽區設置與評選流程
大廣賽在全國各省設立賽區,采取一次參賽、三級評選的方式,即:參賽作品經院校初評后,報賽區評選,獲得賽區優秀獎以上的作品,由賽區統一報送至總賽區參加全國總評審(平面類作品不超過所在賽區參賽作品總數的15%,文案類作品不超過所在賽區參賽作品總數的5%,其他類別不超過20%);全國總評審不受理個人報送的作品。
二、作者與指導教師人數限制
(一)作者人數:平面類、文案類不超過2人/組;短視頻、互動類、廣播類不超過3人/組;影視廣告、微電影廣告、動畫類、策劃案類、UI類、科技類、營銷創客類不超過5人/組;
(二)指導教師人數:平面類、文案類不得超過1人/組;其他類別不得超過2人/組。
三、獎項設置與費用說明
全國總評審設一、二、三等獎、優秀獎及1個全場大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組織類獎項等;各賽區設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組織類獎項等。
全國大廣賽組委會不向參賽者收取任何參賽費用,組委會秘書處的工作成本自行解決。
四、參賽注意事項
(一)參賽作品中嚴禁出現參賽者的院校、系、姓名及其他特殊標記;
(二)創作中如使用了素材,務必在報名表中詳細注明出處,并取得授權;如使用AIGC工具輔助創作,須在報名表中予以注明;
(三)禁止一稿多投。指同一件或多件創意雷同作品,在未經剪輯或僅縮短時間等簡單處理后,按不同類別或不同命題提交;也指將別的賽事創作的作品再投大廣賽,或大廣賽作品投至其他賽事。一經發現,取消參賽及獲獎資格;
(四)禁止參賽者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作品。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其參賽資格;
(五)如參賽者決定退賽,可在2025年6月24日24:00前,登陸大廣賽作品提交平臺,點擊【退賽】按鈕申請退賽;2025年6月25日后,退賽申請將不予受理。
五、聯系方式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組委會秘書處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廣渠門外大街8號優士閣A座1007室、1004室
郵編:100022
電話:010-58612985,010-58612105/06/07/09
郵箱:sun_ada@126.com
QQ:1871292261 2634420625
各賽區聯系方式請瀏覽大廣賽官網(www.sun-ada.net)首頁的賽區列表。
第三部分:爭議與解決
一、關于作品抄襲的定義
在大廣賽的競賽過程中,作品抄襲指的是:參賽者提交的參賽作品與已公開發表或存在于公共領域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其他設計師作品、知名設計案例、已授權的商業產品等)存在實質性相似,且未經原作者授權許可的行為。具體判定標準如下:
(一)創意核心高度相似:參賽作品整體設計理念、主題構思、關鍵視覺元素組合以及創意表達方式與他人已公開作品高度雷同,即使表現形式略有差異,但核心創意仍被視為抄襲他人成果;
(二)作品內容復制比率偏高:參賽作品中有超過60%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描述、圖形圖像、文案表述等)直接復制自他人作品,且并未對復制部分作出實質性修改或創新轉化;
(三)過度模仿與借鑒:模仿與借鑒雖是設計中常用方法,但如果參賽作品過度依賴他人的設計元素、風格或手法,導致參賽作品整體呈現出明顯的模仿痕跡,缺乏獨立創作的特征和價值,這種過度模仿的情況同樣屬于抄襲范疇。
二、對抄襲行為的處理
大廣賽秉持鼓勵原創、公平競爭的原則,堅決打擊任何形式的抄襲行為。希望各位參賽同學能夠自覺遵守比賽規則,憑借自身的才華和努力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積極、富有創新精神的比賽環境。為了維護大廣賽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創新性,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學術誠信,對于經查實存在抄襲行為的參賽者及其作品,將采取以下嚴肅的處理措施:
(一)取消參賽資格:一旦發現參賽作品被判定為抄襲行為,無論處于比賽的哪個階段(包括校賽、省賽、全國總評審等),涉事參賽者將被立即取消參賽資格,其作品將從比賽評選流程中剔除,不得再參與后續的任何獎項評選活動。這意味著涉事參賽者將失去在本屆比賽中獲得榮譽和獎勵的機會,同時其抄襲行為也將被記錄在案,作為今后參加類似活動的不良誠信記錄參考;
(二)通報抄襲行為:一旦確認抄襲行為成立,全國大廣賽組委會將正式的通報文件同步給涉事參賽者所在的賽區及學校,并積極協助賽區及學校處理抄襲事件,加強宣傳教育;
(三)公示抄襲事實:為了起到警示作用,全國大廣賽組委會將在官方網站上,對抄襲作品詳情以及抄襲事實進行公示通報批評,以便更多參賽者能夠了解情況,同時也提醒其他參賽者引以為戒,遵守比賽規則和學術道德規范;
(四)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抄襲行為涉及到侵犯他人知識產權、著作權等合法權益,并且給比賽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或不良社會影響時,全國大廣賽組委會將保留追究涉事參賽者法律責任的權利,協助原創者或著作權人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這可能包括要求侵權者承擔經濟賠償責任、公開道歉、恢復名譽等一系列法律后果。
點擊圖片查看
第17屆大廣賽營銷創客類參賽指南▼
https://mp.weixin.qq.com/s/qLv6ffhFXrMykm5Iy7_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