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曾經在華夏大地銷聲匿跡,如今又重新煥發出生機,它的傳奇故事在浩瀚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與時代共進的印記。從野外滅絕到重新引入,從種群復壯到野外放歸,每一步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麋鹿在中國的“重生”成為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樣板,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美詮釋。2025年是麋鹿回歸祖國四十周年,為更好地宣傳、展示、保護麋鹿工作,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擬組織開展麋鹿保護四十周年系列宣傳活動,為了促進宣傳工作擬向社會各界征集宣傳標識(LOGO)。2024年11月,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正式揭牌,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主要的目標是建設“六個一流”(一流團隊、一流設施、一流成果、一流監測體系、一流科研體系、一流自然教育體系),為了促進交流,增強社會認知,特向社會各界征集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形象標識(LOGO)設計方案。
一、征集內容
麋鹿保護四十周年宣傳標識(LOGO)、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形象標識(LOGO)
二、征集單位
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
三、征集時間
截止至2025年4月18日(交稿時間以電子郵件收到時間為準)。
四、征集對象
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個人、團體、機構均可參加。
五、相關要求
(一)作品要求
1.作品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輿論導向,符合國家法律、法規。
2.作品應緊扣“麋鹿保護四十周年”和“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主題,符合中心的職能定位,充分體現麋鹿文化內涵、生態保護理念。
3.作品應具有獨創性,構思新穎,簡潔大方,易于識別和記憶。
4.作品應具有藝術性和視覺沖擊力,色彩搭配和諧,構圖合理,符合大眾審美。
5.作品并具有良好的適用性,能運用于多種場景和載體(如印刷品、數字媒體、周邊產品等),并能以不同比例尺寸清晰展示,確保細節不失真。
(二)版權要求
1.作品禁止使用AI創作,必須為原創,且未以任何形式公開發表過。如涉及抄襲、借用等侵權行為,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擔。
2.獲獎作品的著作權、使用權、修改權及知識產權歸主辦方所有,作者享有署名權。
3.主辦方有權對獲獎作品進行任何形式的使用、開發、修改、授權、許可或保護等活動。
4.本次征集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三)投稿要求
1.作者需提供作品設計圖、效果圖(多角度,統一為JPG或JPEG文件,每張圖片像素大于5M);每個LOGO設計稿可以提交一個或多個方案,每個方案需單獨為一個文件夾。以個人名義參加的投稿者,需提供身份證照片或掃描件;以組織名義參加的投稿者需提供組織名稱、營業執照照片或掃描件。
2.投稿人需說明創意來源、設計思路等,填寫報名申請表(見附件)并簽字確認。
3.投稿采用網上報名方式。投稿人請將作品電子版、報名表、身份證(營業執照)發送至郵箱lp@milupark.org.cn,郵件主題注明“LOGO征集+作者姓名+作品名稱”。
4.遞交的設計作品畫面不得出現作者姓名、單位名字等類似信息,以確保作品評審的公開、公平與公正,否則該作品視為無效。
六、評選及獎勵
二等獎2名,獎勵人民幣2000元/1項。
獎勵獎金以作品為單位頒發,由獲獎投稿者領取后自行分配。投稿作品的設計費用及獎項涉及的稅費由獲獎投稿者自行承擔。
附件:標識(LOGO)征集報名表
附件下載請點擊公眾號底部“閱讀原文”至官網下載。
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
2025年3月17日
附件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屬的綜合性科研機構,堅持“創新立院、人才強院、服務興院、開放辦院”發展戰略,秉承“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價值追求,鞏固提升智慧城市、生命健康、生態環境、分析測試四個優勢領域,持續強化科技智庫、科學普及兩個特色領域,前瞻布局新材料與先進制造、信息與人工智能、生物技術與健康、新能源與低碳技術四個研發方向,成為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科技力量,高精尖產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重要支撐力量,國際和區域科技協同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落實科技體制改革和先行先試政策的重要實施力量,全面融入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
https://mp.weixin.qq.com/s/KslyFq2rz46PXk_NwuMH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