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入挖掘五臺文旅文創內涵,推動五臺縣旅游產業和文化事業的創新發展,打造具有五臺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為文旅產業注入新動能,促進優秀設計作品成果轉化,經研究,決定舉辦“五臺萬象·藝術造境”文創設計大賽,現將大賽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大賽主題
主題名稱:五臺萬象·藝術造境
(主題解讀見附件)
二
組織架構
指導單位: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省文旅集團、全國非遺傳承創新與工藝美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主辦單位:中共五臺縣委、五臺縣人民政府、中國工藝集團有限公司設計研發中心、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
承辦單位:中共五臺縣委宣傳部、五臺縣文化和旅游局、五臺縣興臺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學術支持單位: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中央美術學院、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杭州啟正文旅院。
三
參賽對象
面向全國征集,包括但不限于:
1.專業設計機構、設計師、藝術家
2.高校師生(含藝術設計、文化研究等專業)
3.非遺傳承人、手工藝從業者
4.文創愛好者及社會團體
注:允許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參賽(團隊人數不超過5人)。
四
作品要求
(一)設計方向
1.傳統文化類
探究五臺縣豐富多彩的文化底蘊,如以五臺山為核心的佛教文化、徐繼畬開啟的開眼看世界啟蒙文化、古建藝術文化(佛光寺與南禪寺)、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以徐向前元帥“一生光明正大,從不為己訴曲”的崇高品質,八路軍總部“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國際主義情懷共同組成的紅色文化等。
2.自然景觀類
結合五臺八景,依托駝梁景區四季錦繡絕倫的自然風光、白羊風景區神奇的自然景觀等,展現錦繡北太行風貌。
3.數字創意類
涵蓋數字動畫、3D建模、虛擬IP形象(如五臺吉祥物)、短視頻等,需融合五臺縣的文化符號,提升文化傳播的互動性和趣味性;設計“五臺有禮”品牌logo,將五臺縣的歷史文化、宗教內涵與“以禮待客”的品牌理念相結合,塑造具有文化底蘊和良好企業形象的品牌形象。
根據以上類別開發具有便攜性、文化旅游紀念性的旅游伴手禮,材質優先選擇契合本地文化或地域屬性的材料(例如六道木、朱砂、銀等),同時也不限制其它天然材料、金屬材料、塑料、復合材料等。
(二)作品要求
1.原創性:嚴禁抄襲,需提供設計說明及文化元素來源;
2.實用性:具備量產可行性,符合市場需求;
3.文化性:突出五臺縣特色,體現傳統與現代結合;
4.環保性:材料及工藝需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5.時代性: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時代主旋律。
五
賽事流程
1.作品征集(2025年4月5日-6月30日)
線上提交設計圖稿(電子版)、報名表及知識產權承諾書,見附件;(注:參賽者最多提交三份作品)
報名郵箱:xtwlfzyxgs 163.com。
2.初評階段(2025年7月1日-7月10日)
每種設計類別專家評審團根據最終投稿數的10%左右篩選出入圍作品,入圍作品在專家評審階段同時將在“五臺縣文化和旅游局”和“興臺文化旅游”公眾號予以展示,同時在“興臺文化旅游”公眾號進行公眾投票。
3.終評階段(2025年7月15日-7月20日)
綜合“專家評分(60%)+公眾投票(40%)”確定最終獎項。
4.成果展示(2025年8月-年底)
舉辦線下展覽及創意市集,對接企業進行產品轉化
六
獎項設置
獎項
名額
獎勵內容
金獎
1名
獎金10000元+證書
最佳LOGO設計獎
1名
獎金5000元
銀獎
6名
獎金5000元+證書
銅獎
15名
獎金3000元+證書
網絡人氣獎
1名
獎金3000元
優秀團隊獎
3名
獎金1000元+證書
優秀指導教師獎
3名
獎金1000元+證書
優秀參與獎
15名
獎金1000元+證書
優秀組織助力獎
25名
證書(各支持單位)
入圍獎
若干
證書+文創禮包
(初評的入圍作品)
七
配套措施
1.產業對接:舉辦“文創企業對接會”,推動獲獎作品量產及銷售;
2.IP孵化:優秀IP形象由縣政府授權開發;
3.宣傳推廣:通過融媒體平臺、短視頻號全域推廣,聯動五臺山景區設立文創展銷專區。
八
提交方式
1.電子材料:設計圖稿(A3尺寸,300dpi,JPG/PDF格式)+報名表+知識產權承諾書;發至郵箱(xtwlfzyxgs 163.com)
2.實物作品:郵寄至五臺縣興臺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臺城鎮新城區新城路移民安置新村西南側
收件人:王先生聯系電話:
3.活動咨詢:
聯系人:劉老師聯系電話:
注意事項
參賽者需簽署《知識產權承諾書》,作品版權歸作者和五臺縣興臺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共有,五臺縣興臺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享有商業轉換權。
附件(掃描下側二維碼下載):
1.五臺縣文創設計大賽報名表
2.知識產權承諾書
3.五臺縣國保省保單位名錄
4.五臺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5.大賽主題解讀
附件5:大賽主題解讀
五臺縣,坐落于山西省東北部,以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及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成為一處獨具魅力的旅游勝地。這里,文物資源與紅色精神交相輝映,共同編織了一幅壯麗的歷史長卷。
作為文化古縣,五臺縣擁有眾多令人矚目的文化遺產。南禪寺,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其四合院式建筑群及唐代雕塑,兼具歷史與藝術價值;而佛光寺,被梁思成先生譽為“中國第一國寶”,其東大殿及寺內其它構筑物,對研究唐代及唐以前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五臺縣亦是革命精神的紅色圣地。這里孕育了共和國北方籍元帥徐向前,見證了晉察冀根據地的繁榮與八路軍北上抗日的英勇。南茹村保留著八路軍總部舊址,白求恩模范病室則是對革命先烈崇高精神的致敬。
提起徐向前元帥,就不得不說五臺縣的另一位名人徐繼畬,作為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先驅之一,徐繼畬突破華夷觀念,編著《瀛環志略》一書,介紹域外文明并宣揚西方民主共和制,成為當時中國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指南”。
五臺縣因五臺山而得名,作為中國著名的佛教圣地,五臺山以雄偉山勢、清幽寺院和深厚佛教文化底蘊聞名。五臺山由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斗峰和中臺翠巖峰五座高峰組成。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上每座山峰都供奉著不同法相的文殊菩薩,彰顯文殊菩薩的多重法相和屬性:東臺望海峰,聰明文殊菩薩以其睿智啟迪眾生;南臺錦繡峰,智慧文殊菩薩以廣博的知識普渡世人;西臺掛月峰,獅子吼文殊以無畏的威猛震懾邪魔;北臺葉斗峰,無垢文殊菩薩以其純凈無瑕之心凈化萬物;中臺翠巖峰,孺童文殊菩薩慈悲為懷,是純真無邪的象征。
五臺縣的自然景觀同樣令人嘆為觀止,清《五臺縣志》載《西江月》一首:“閣嶺白云似臥,林泉晚照人家;峰山無樹落松花,西望河陽月掛。朝看黃維雨霽,河邊落燕交加;槐蔭春色更堪夸,東冶秋光如畫。”說的是境內八處佳景。后來演變為:山城夜月、閣洞穿云、茹湖落雁、龍灣煙雨、河邊歸燕、槐蔭春綠、東冶秋黃、石窟躍魚。
五臺縣還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五臺八大套、五臺山佛樂2項國家級非遺;晉北鼓吹、溫氏空心澄泥硯、五臺傳統彩塑、五臺賽戲、五臺紅燈籠制作技藝、五臺山騾馬大會6項省級非遺,此外,還有14項市級非遺與59項縣級非遺。
五臺美食同樣獨具特色。五臺豆腐丸子外焦里嫩,口感豐富;砍三刀(油布袋)色澤金黃,味道綿甜。同時,臺蘑、靈境莜麥和峪里花椒等特產也風味獨特,成為當地的美食名片。
聚焦五臺縣文化資源,通過創意設計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創品牌,助力文旅產業升級與發展。
來源:內容來自五臺縣興臺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https://mp.weixin.qq.com/s/2JQxh4U9nGe6YH9hGq96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