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十里不如你——看魯美傳媒動畫學院師生用畫筆御疫
發布時間:2020-03-27
閱讀量:31665次
在疫情面前,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師生火速集結,以筆為槍,用海報、動漫等藝術形式向新冠肺炎疫情宣戰。視覺ME社區有幸對話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院長王亦飛,一起看魯美師生用畫筆御疫,共克時艱。
王亦飛
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院長,教授,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委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指委委員等。
▼動態漫畫《加油!宇宙中最帥的仔》張曉明(教師)
●疫情讓我們停下來反思
王亦飛教授:疫情發生到現在已經很長時間了,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開年,可以說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雖然疫情很嚴重,但是全國上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積極采取有效應對措施,科學防控,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天物1號》張璇(教師)
病毒無國界,世界范圍的疫情還在持續,人類面臨如此嚴峻挑戰是罕見的,但疫情襲擊終究是暫時的,人類是命運息息相關的共同體,只要全世界人民團結一致,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相信一定可以很快戰勝疫情。
▼武漢加油王一(教師)
●互聯網+教育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和常態
王亦飛教授:尼葛洛龐蒂早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就展望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數字化進程,而今世界由展望大踏步地走入了現實,教育并不能例外,數字化進程驅動了教育體系的重組和教育模式的再造。
互聯網+教育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和常態,這是當下我們藝術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疫情的發生倒逼和催化了這個進程。
▼《杏林春暖》任紅(教師)
從開學一個多月的教學實踐來看,彷徨到忐忑再到漸漸進入角色,短短幾周時間,教師們完成了一個角色轉換和自我發現的全過程,對互聯網+教育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大數據平臺帶來的革命性和優越性得到凸顯。
當然,藝術設計教育是很典型的實踐課程,如何在線上授課更有效,線下實踐如何精準輔導,線上和線下協作機制如何搭建,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天佑武漢》齊曉姝(教師)
當下,我們正面向一個教育型社會,面向終身學習的理想,面向美好生活的宏愿。藝術學科的社會功能和責任是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疫情之下我們應該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新規律、新特質和新方法,實現師生在特定時期角色的重新定位和完美轉換。
▼《征程》齊鑫(教師)
●廣泛涉獵知識豐富自己
王亦飛教授:知識是種子,這個特殊時期正好是學生廣泛涉獵知識豐富自己的大好時機,引用龍應臺一句話:人文是什么呢?我們可以暫時接受一個非常粗略的分法,就是“文”、“史”、“哲”,三個大方向。文學讓你看見水里白楊樹的倒影,哲學使你從思想的迷宮里認識星星,從而有了走出迷宮的可能;那么歷史就是讓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點,沒有一個現象是孤立存在的。
▼《致敬春天的使者》沈璐(教師)
●優秀品格的人要時刻懂得自覺,自律,自省!
王亦飛教授:疫情是人類突遇的災難,就像大河奔流,“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就要用辯證的和發展的思考方式去面對,相信機遇和挑戰并存。
一個優秀品格的人要時刻懂得自覺,自律,自省!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要充分認識和不斷發現自己,制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辯證思維邏輯能力,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保持獨立思考的品格,做一個善良、勇敢、有擔當的新青年。
▼《洪荒·界》王亦飛(教師)
●“畫筆御疫共克時艱”線上主題創作系列展
王亦飛教授:我們傳媒動畫學院在2020年2月4號開始舉辦了《洪荒·界》線上微展覽——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抗擊新冠疫情師生“畫筆御疫共克時艱”線上主題創作系列展,通過互聯網向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的勇士們致敬,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到今天已經推出了23輯,共展出作品2000余件(部)。我們還將繼續開展下去,擔負起專業美術院校應有的責任,直至抗擊疫情取得全面勝利。
師生作品欣賞
▼《逆行者》吳長富(教師)
▼《希望》吳長富(教師)
▼《濟時》吳瓊(學生)
▼《致敬》劉家傲(學生)
▼《年前年后》李勁草(學生)
▼動態漫畫《眾志成城》李明熙(教師)
▼《消毒》李欣遙(學生)
▼《博“疫”武漢,滿盤皆贏》姜黎(教師)
▼《酒精消滅病毒傳播系列》安娜(教師)
▼《親密無間親密無見》張蕾(教師)
▼《愛》呂良君(學生)
▼紙本《斷發出征》王毅(教師)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陳濱(學生)
▼《拒》黃石(教師)
▼《玫瑰為抗疫勇士而綻放》岳洋(教師)
▼《面具2020》楊生(教師)
▼《隔離》蘇鵬升(學生)
▼《盤中餐》張云輝(教師)
▼《風月同天》宋夢涵
▼《玉蘭為白衣天使而綻放》岳洋(教師)
▼《七九河開》范文南(教師)
▼動態漫畫《七娃來助陣》張露(研究生)
▼《等你回來》田晶(學生)
▼《守護》王坤彭菲(教師)
▼《武漢加油》甘霖(教師)
▼《致敬逆行者》王亦飛(教師)呂良君(學生)
▼《口罩背后的力量》蔡夢圓(學生)
▼《二月二》鄭大公(教師)
▼《無題》劉政(教師)
▼手機繪畫《勝者歸來》宋鐸(教師)
▼《祝愿》朱依凡(學生)
▼《戰必勝》李明熙(教師)
▼《一線奮戰》魯桔誦(學生)
▼《全民行動》王振飛張譯桐(學生)
▼《舉起手來》齊軒(學生)
▼《居家衛生消毒》張月音(教師)
▼《獻給守護武漢德人》凌曉星(學生)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73151727&ver=4275&signature=NKi5qp7bar4BGUYdgbQUeKbF5uVDCQHEctE*SigY79HsW3XFedw3*aZxNv-lPM09*ZqFqYQTLVFb5bvW5bl1ptBfmtXS21*LOc0gjwgkoIHddOVTt5haAxOjMcLk-VH4&n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