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富裕、綠色、文明、幸福、魅力五個定邊建設,依托定邊農耕、黃土、邊塞、草原游牧、紅色革命多元文化特色與“天地無邊、風光無限、煤氣油鹽、十百萬千”的資源稟賦,推動定邊文旅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提升定邊的區域影響力,決定舉辦“緣起鹽州·印象定邊”2024定邊縣文創設計大賽活動。
01 大賽主題
“緣起鹽州·印象定邊”
定邊縣位于陜西省西北部,陜甘寧蒙四?。▍^)七縣(旗)交界處,東接榆延,西通甘涼,南鄰環慶,北枕沙漠,素有“旱碼頭”和“三秦要塞”之稱,與靖邊、安邊合稱“塞上三邊”。
定邊石器時代即有人類活動;夏商周時期為葷粥(xūn yù)、羌方、獫狁(xiǎn yǔn)等游牧部所踞;秦為北地郡馬嶺縣所轄;漢武帝移民實邊,始有漢族定居,開始了漫長的漢、匈奴、羌、氐、鮮卑、羯、柔然、吐蕃、突厥、黨項、蒙古雜居歷史;東晉末十六國時,先后屬前趙、后趙、前秦、后秦及大夏;南北朝先后屬北魏西安州大興郡、西魏西安州五原郡,西魏廢帝改西安州為鹽州,定邊因鹽池而稱鹽州的歷史由此起,歷經700余年;隋朝屬鹽川郡五原縣;唐朝屬鹽州五原縣;北宋咸平五年,鹽州沒于西夏,宋哲宗在位時重啟范仲淹針對西夏入侵的“淺攻近筑”戰略,2次平夏之戰勝利后,元符二年(1099)西夏遣使乞和,宋夏疆界重新確立,在邊界處筑城,賜名“定邊”,取安定邊疆之意(城址位于今吳起鐵邊城,吳起設縣前鐵邊城一直屬定邊縣轄區),后升為定邊軍,政和六年(1116)倚城設縣,南宋為金所占;元朝分屬陜西行省的延安路和慶陽府;明朝為衛所,為抵御蒙古族入侵,在今定邊縣城建定邊營,系“九邊重鎮”延綏鎮三十六營堡之一;清雍正九年,置定邊縣,先后屬陜西行省榆林府、延安府;1936年定邊解放。
定邊由于地處白于山自然風貌線、長城歷史人文線和400毫米等降水線三線融合的特殊位置,自古就參與了中原與游牧帝國的對峙、互動、互構,也見證了元、清這樣的多元一統帝國形成。有各歷史時期文物遺址1000余處,其中仰韶、馬家窯、龍山文化等新石器遺址194處,隋、明長城遺址256千米,延綏三十六營堡中定邊占十堡。涇河、北洛河、無定河三河源頭皆出定邊南山,陜北海拔最高點(1911.06米)位于白灣子鎮張山村。剪紙、霸王鞭、賽驢、說書、皮影等非物質文化豐富多彩,盛產馬鈴薯、蕎麥、油料、小雜糧、特色蔬菜,有石油、天然氣、原鹽、硫酸鹽類礦物等10余種礦產資源,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剪紙)、全國石油產能第一大縣、陜西省新能源第一大縣、世界紅花蕎麥原產地保護區、國家特級農產品(定邊馬鈴薯)優勢產區。定邊縣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是1936年6月紅軍西征時解放的革命老區、中央紅軍長征入陜第一站、陜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定邊鹽業是當時陜甘寧邊區重要財源,曾被毛主席譽為中央第一財政,為中國革命走向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改革開放四十余年,老區定邊煥發出勃勃生機,在經濟社會依托能源產業快速前進的路上,近年來積極發展文旅產業,重點打造蕎麥花海、千年鹽湖、長城古堡等特色文旅品牌,為補齊短板、優化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做有益嘗試。
緣起鹽州,印象定邊,希望每一位參賽者都能深入探索定邊、發現定邊,充分歸納和總結定邊在歷史變遷中孕育出的亮點和特色,將文化元素與現代科技有機結合,展開創意設計。
02 目的意義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軟實力。定邊縣舉辦本屆文創設計大賽,意在吸引縣內外更多有智有識之士,深入挖掘了解獨具定邊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匯聚創意智慧,通過大賽集成各類文創IP和文化項目,搭建凸顯定邊縣豐富文化內涵的創意平臺。
1、助力全縣文化振興
文創產品是一個地區文化產業的濃縮和精華,好的文化創意不僅能提高文化宣傳的檔次和品位,還能充分帶動和促進當地文化產業發展。定邊自古為邊塞之地,文化底蘊深厚,但張力不足,本土文化的全面振興任重而道遠,通過舉辦面向全國的文創大賽活動,不僅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定邊,關注定邊,同時,也能帶動定邊人重新認識和審視定邊,從而帶動本土文化全面復蘇和振興。
2、發揚區域特色文化
農耕、黃土、邊塞、草原游牧、紅色革命是定邊文化的基本組成元素,也是定邊有別于周邊區縣的特色之處。通過舉辦本次文創大賽,意在對上述諸多區域特色文化進行集中整合,以文創產品的形式向社會展現,充分發揚和展示定邊本土特色文化,逐步形成特點明顯,優勢突出的本土文化品牌。
3、壯大全縣文旅產業
文化旅游是地方經濟增長的第三極,也是一座城市對外形象的顯示器。通過舉辦本次文創大賽,能全面整合政、產、學、研、用等多方資源,為定邊文旅產業探索出一條相對清晰的發展道路,帶動全縣文化旅游產業鏈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
03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定邊縣文化和旅游文物廣電局
承辦單位:
定邊縣旅游服務中心
定邊縣文物保護中心
定邊縣文化館
法律顧問單位:
北京市中聞(西安)律師事務所
04 賽程安排
賽事日程
2024年4月13日—2024年7月28日
第一階段
2024年4月13日—2024年4月20日發布宣傳
第二階段
2024年4月14日—2024年6月30日作品征集
第三階段
2024年7月1日—2024年7月10日參賽作品公示(同步開啟網絡投票環節)
2024年7月11日公示每組20件入圍復賽作品
2024年7月12日—7月17日復賽
2024年7月18日公示每組10件入圍決賽作品
2024年7月19日—7月24日決賽
2024年7月25日公示獲獎作品
第四階段
2024年7月28日舉辦頒獎典禮
05 賽程細則
1、參賽對象
意向者均可以單位和個人名義參賽,如:
文化產品研發單位、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設計企業、學校等相關單位團隊參賽;
手工藝制作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業余愛好者、學生等個人參賽者。
2、征集方向
現規定本次大賽圍繞以下三個主題賽道展開創意設計。
(1)美好生活·由我而創(生活類創意設計):用創意設計提升生活品質,設計產品涵蓋家居用品、家具、服飾首飾、運動休閑裝備、消費電子類產品(鼓勵與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裝備相結合的創新設計,如:AR、VR場景應用、APP交互產品、小程序、互動網頁設計;數字展覽、數字動漫、數字游戲、數字影視、數字旅游、數字教育、沉浸式數字化體驗、全息互動投影等產品)等。
(2)文明傳承·以古繪今(文旅商品創意設計):注重定邊歷史文化和資源符號的創造性開發和運用,設計產品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禮品、旅游商品及裝備、文博創意產品。
(3)文化聚力·創意賦能(傳統工藝創意設計):堅持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注重傳統工藝的創新發展,讓傳統工藝產品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圍繞定邊的剪紙、皮影、根雕、木雕、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運用各傳統工藝創意衍生制作符合現代生活,具有地域性、時尚性、實用性、市場性的各類創新產品。
3、作品要求
(1)參賽作品分實物類作品和圖像設計類作品,須符合本次大賽的主題和征集方向,應創意獨特、構思新穎,鼓勵系列化產品參賽。最終產品應適合量產、工藝成熟,并符合相關質量和安全標準。成品便于攜帶,適合交易、收藏、饋贈,市場定價符合大眾消費能力。
(2)知識產權
參賽作品須為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的原創作品,凡曾經參加過同類活動并獲得獎品的作品不予評獎。如獲獎作品存在知識產權瑕疵或爭議的,大賽組委會有權撤銷獲獎資格,召回獎杯、獎狀等榮譽,追回獎金。如因參賽作品存在知識產權瑕疵或爭議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由參賽者本人負責。所有參賽作品的知識產權歸參賽者所有。
為保護創意設計作品的知識產權,參賽作品須進行版權登記或申請注冊商標、專利等。大賽組委會將委托陜西省版權局和榆林市知識產權局認證的服務機構幫助選手辦理知識產權登記業務,并對相關費用予以適當補助。
大賽組委會擁有對參賽作品進行公開展示、結集出版及其他形式的非商業用途推廣、宣傳、展覽、復制等權利。對獲獎作品,大賽主辦方享有進行收藏、組織成果轉化和產品交易、獲得知識產權優先受讓的權利。
所有參賽作品需提供參賽作品的說明。實物類參賽作品原則上須附相關設計圖紙和說明。獲獎作品將進行圖片、視頻或實物的展出陳列,產品一經展出,不予退還,請參賽者自行備份作品稿件(圖紙)。
4、提交要求
初賽作品以電子稿形式提交,無需郵寄紙質材料,電子稿大小尺寸為A3(297*420mm)、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圖片要求RGB色彩模式(圖片格式為JPG或PNG格式)。參賽作品照片要求多角度、有參照物、能體現作品原貌,并標注作品尺寸(長×寬×高cm),組合作品中,請注明各單件作品的尺寸、材質等信息。
數字文化創意產品必須為完整的作品,需提交產品文件與策劃書,產品文件格式和內容需符合智能終端、手機、電視等媒體播放、互動與下載,策劃書需包括產品說明、圖片和DEMO視頻。產品文件與策劃書可統一壓縮成“ZIP”或“RAR”格式,單個文件大小不超過10M。
規范填寫作品相關信息。應包含作品名稱、設計圖、設計說明及創新點,設計圖可包含整體效果圖、關鍵細節圖、結構示意圖、外觀尺寸圖及三視圖等。并附300字的創意理念說明,包括設計思路、設計目的、市場定位、價格定位、使用材質、使用方法、知識產權、工藝特征等。
為保證本次大賽評選的公正性,參賽作品及版面上不得出現作者所在單位、姓名或與作者身份有關的任何圖標、圖形等個人信息資料,否則視為棄賽。
06 評審要求
1、評審形式
三條賽道綜合評審。
初賽:對申報作品及相關資料、由組委會辦公室組織專家進行審核評選,對所有參賽作品逐一篩選,評出20件入圍作品,在官網進行公示,并隨機分配編號(保留作品名稱),上傳投票平臺,由大眾進行投票。
復賽:20件入圍作品中選出前10件優秀作品參與決賽。
決賽:10件優秀作品中選出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其余4件自動獲得優秀獎。
2、評審標準
地域性(15%):地域特色突出,所有作品需圍繞定邊文化設計,具有陜北文化特色,與征集方向相吻合,充分體現定邊民族文化特色、資源特點和特征。
實用性(20%):設計合理、美觀、安全、綠色環保。有與文化、生活相關的應用性,突出實用價值。
市場性(15%):所有作品均可產品化,可實現批量化生產,生產成本適宜。符合當代技術發展趨勢,綜合高效利用文化資源,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和市場競爭力,性價比高,商業模式創新。
創新性(20%):有效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概念獨特新穎、能提供新的問題解決方案;能引領文化產品及服務設計發展趨勢。
工藝性(10%):工藝精良,制作精湛,用材合理,符合相關國內外技術質量標準和安全標準(通過標準認定的以證書為準)。
品牌性(10%):擁有自有商標,質量穩定,市場聲譽好,有一定品牌知名度(非企業類產品該項合并至創新項計分)。
示范性(10%):注重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科技、地域性與實用性的結合,定邊特征突出,符合文旅融合的消費取向和流行趨勢。
07 獎項設置
三條賽道設金、銀、銅獎,優秀作品獎。以下獎項數量為綜合數量:
金獎10000元,共1名,頒發獲獎證書和獎杯;
銀獎6000元,共2名,頒發獲獎證書和獎杯;
銅獎3000元,共3名,頒發獲獎證書和獎杯;
優秀作品獎,獎金1000元,共4名,頒發獲獎證書;
本次大賽已經列入以上獎金均為稅前獎,個人所得稅由承辦方代扣代繳。
08 其他
(一)在獎金獎勵以外,大賽還設置了增值獎勵內容。
1.適合就地轉化的作品,由大賽組委會當即對接單位、企業,進行成果轉化意向簽訂。
2.參賽者有意向對參賽作品進行自主成果轉化的,由大賽組委會創業孵化小組進行積極對接并推薦。
3.無法立即進行轉化的獲獎作品,可以進入定邊縣文化創意產業資源庫作品庫,文創作品在定邊乃至全國各地,如果同類展覽、推介中,享受優先推薦。
4.專項賽道獲獎作品,有機會納入定邊縣農特產品大禮包項目,該項目由組委會市場部積極對接各大單位、企業進行扶貧采購,實現成果轉化、助農扶貧、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四位一體新戰略,并同時積極對接相關政策,爭取項目孵化,實現成果展示。
(二)當遇到以下情況時,大賽組委會有權收回獎杯、證書、標志使用權、獎金等。
1.正式確認獲獎作品侵犯了其他作品的知識產權。
2.設計者在未通知主辦方的情況下對獲獎作品進行重大修改,并繼續在該作品上使用獲獎標志或利用其進行宣傳。
(三)大賽組委會對參賽者提交的相關信息進行嚴密的管理。
大賽組委會有權使用參賽者的信息進行與評獎活動有關的宣傳活動,例如發布獲獎作品信息、展覽展示、出版刊物等。
(四)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大賽組委會。
09 報名時間及方式
作品提交時間:
2024年4月13日8:00—6月30日18:00
報名方式:郵箱投稿報名。
郵箱號:dbxwcds@163.com
聯系人及電話:
郭先生:18015389215(微信同號)
請掃描識別鏈接下載資料:
2024定邊縣文創設計大賽資料
1.定邊旅游畫冊電子版
2.定邊旅游宣傳片
3.文物圖鑒電子版
04-附件1-2024定邊縣文創設計大賽作品評選報名表.docx
05-附件2-2024定邊縣文創設計大賽原創聲明和授權書.docx
大賽相關問題咨詢請加微信jcx130320,qq交流群518634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