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賽主題
“新設計、新產品、新思維、新使命”
以“設計人才聚集、設計成果轉化、設計文化傳播、創新氛圍營造”為目標。
二、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山東省工業與信息化廳;
主辦單位:濟南市人民政府、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信息與交互設計專業委員會(IIDC);
承辦單位: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政府、濟南大學、山東省工業設計協會、濟南工業設計研究院(籌);
支持單位: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山東出版集團、廣東同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濟南大學設計戰略與原型創新研究所、山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極地網、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山東慈善總會、山東省文化創意設計行業協會、山東省企業文化學會、山東省校企合作促進會、山東社會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等。
三、大賽賽制
初賽
根據大賽方案,參賽作品分產品組、概念組、公益與公共服務組等三個組別進行初評。根據評審結果推薦入圍作品進入決賽。墨子工坊導師選出的優勝小組作品直接進入決賽。
決賽
就初賽推薦的入圍作品分產品組、概念組、公益與公共服務組三個組別分別進行終評答辯。根據終評答辯結果推薦獲獎提名作品,并最終選出至尊獎,各組別金銀銅獎、優秀獎、潛力獎等獲獎作品及獲獎名單。
四、參賽范圍
國內外企業、工業設計機構和工業設計中心;
國內外高等院校工業設計及相關專業師生;
國內外從事設計相關工作或對創新設計感興趣的社會團體及個人。
五、作品征集方向及分類
本屆“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分為產品組、概念組、公益與公共服務組三個組別。
產品設計組:
面向已有成品或即將量產的設計產品。主要聚焦6個類別:醫療康養類、教育及體育類、特色文創類、智能電子及家居類、裝備制造類及其他類別。
概念設計組:
面向尚未對接市場、資本的創新設計概念作品。主要聚焦6個類別:醫療康養類、教育及體育類、特色文創類、智能電子及家居類、裝備制造類及其他類別。
公益與公共服務組:
面向服務于公共領域和公益組織需求的創新產品、替代型服務產品、承載創新模式和創新服務體系的產品。
醫療康養類:
說明:醫療設備配置、醫療智能工程、醫療綜合系統、醫院信息平臺,針對醫療配備的策略性解決方案。
教育及體育類:
說明:寓教于樂性質的創新型教育及體育用品開發,充分考慮現在教育器材及體育運動器材的體驗感與實用性,融入現代化技術與科技元素,對傳統體育運動裝備進行創新升級改造。
特色文創類:
說明:以現代城市、美麗鄉村等為主題的文化創意產品。要求從歷史文化、鄉村文化、神話傳說、風景名勝、文博珍藏、民間曲藝、民俗非遺、特色產業、地方美食等多角度出發,開發文化創意產品。
智能電子及家居類:
說明:以數字多媒體形式呈現的創意作品和產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傳承意義、商業轉化價值與行業創新性質,有助于相關行業企業的數字產品轉型升級;以易用、 好用為理念創造的、具有鮮明風格特色并能與使用場景相適應的家具設計,基于人民群眾實際生活需求開發的消費類工業產品。
裝備制造類:
說明:面向機械裝備、模具等相關產品的工業設計,圍繞設計性、創新性、經濟性、公益性、社會性等問題展開,具有前瞻性。
六、墨子工坊
為了提高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以及學生設計作品的轉化可能性,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特設“墨子工坊”模式,通過邀請職業設計師作為顧問,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組成“顧問+學生”的工作坊小組,以學生為主創設計師在職業設計師顧問、學校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產品設計參賽。優勝小組在賽后可與濟南工業設計研究院(籌)、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簽訂合作合約,形成戰略合作關系。
七、公益溫暖包主題設計
“溫暖包”公益項目是壹基金針對受災害地區、貧困地區兒童的應急生活及心理關懷需求,于2011年特別設立的項目。過去7年,壹基金已經將49萬個溫暖包送到孩子們身邊。創新設計解決的是人的衣、食、住、用、行、交流等生活需求,真的設計,本身就是公益的,設計天生具備賦能公益的可能性。 壹基金溫暖包+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設定以“溫暖包”做為公益與公共服務組設計主題之一。 通過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公益組號召設計師為16萬兒童設計溫暖包產品升級方案并采用優勝方案轉化落地,促進設計師和公益組織的合作,共同實現“創意改善社會,公益溫暖中國”的主旨。
八、參賽流程及時間安排
大賽作品征集階段。自2019年6月上旬至10月8日,由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組織完成參賽作品征集和資格審查工作。
大賽初評及作品公示階段。2019年10月中旬,由專業評審委員會組織完成初評工作,向組委會提報入圍名單,組委會對入圍作品進行公示。
大賽終評及頒獎儀式。2019年11月上旬,組委會組織終評專家對入圍作品進行現場評審評出優勝作品。隨后舉行頒獎儀式,獲獎產品投資孵化對接會,優秀人才、工作坊簽約落地等賽后工作。
作品提交方式
第一步 下載參賽資料
附件下載參賽設計素材及參賽承諾書與報名表。
第二步 提交作品和參賽資料
完成作品后,按照大賽展板尺寸把作品及相關設計說明進行排版,打印填寫參賽承諾書,簽字(個人)或蓋章(企業單位)后形成掃描件,連同身份證、營業執照(企業)、參賽作品展板、報名表一同上傳至大賽專用投稿郵箱qcbcxsjds@163.com。
第三步 等待初評結果通知
如成功入圍決賽,大賽組委會工作人員會進行入圍作品公示,并通過參賽者報名登記的聯系方式與入圍參賽者聯系,告知參加決賽需要準備的事項。
九、作品申報及成果提交要求
產品組完整提交參賽申報及作品評審內容包括:
1. 作品屬于原創設計,不可抄襲;
2. 完整填寫的《“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報名表》;
3. 營業執照副本(個人提交身份證明文件);
4. 設計方案:提交的設計方案應包括實物照片或效果圖、產品創意及概念描述、簡要設計說明以及關鍵結構、細節說明,產品量產或銷售后取得的社會經濟效益說明。(以 A2豎幅、精度 150DPI 展板形式提交,JPG格式,限 3 幅以內。);
5. 產品實物:已量產的產品實物,如產品實物體積過大,可提交能夠準確反映產品設計品質的小比例模型或功能樣機;
6. 設計項目進入終評,還需補充提供能詳細展示產品設計細節及使用方式的視頻(視頻文件說明需簡明扼要,格式限 MOV、WMV、AVI、SWF、MEPG、MPG)或PPT(其他如KEYNOTE等可轉換為PPT格式);
7. 作品知識產權歸屬材料。
注:
上述提交的材料中,設計方案和設計模型(功能樣機)須標明參賽編號,但不得出現作者或作者所在單位的具體信息。
報名及初步評審只需提交2、3、4和7四項,初評通過后,按照有關通知要求補充完善其他評審材料。
本次大賽鼓勵參賽隊伍人員構成多元化發展,跨專業融合,實現真正的設計成果落地實施。
概念組完整提交參賽申報及作品評審內容包括:
1. 作品屬于原創設計,不可抄襲;
2. 完整填寫的《“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報名表》;
3. 營業執照副本(個人提交身份證明文件);
4. 設計方案:提交的設計方案應包括實物照片或效果圖、產品創意及概念描述、簡要設計說明以及關鍵結構、細節說明,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預估及商業轉化可能性說明;(以 A2豎幅、精度 150DPI 展板形式提交,JPG 格式,限 3 幅以內。)
5. 產品樣品:概念產品模型,如產品樣品體積過大,可提交能夠準確反映產品設計品質的小比例模型或功能樣機;
6. 設計項目進入終評,還需補充提供能詳細展示產品設計細節及使用方式的視頻(視頻文件說明需簡明扼要,格式限 MOV、WMV、AVI、SWF、MEPG、MPG)或PPT(其他如KEYNOTE等可轉換為PPT格式);
7. 作品知識產權歸屬材料。(如有)
注:
上述提交的材料中,設計方案和設計模型(功能樣機)不得出現作者或作者所在單位的具體信息。 報名及初步評審只需提交2、3、4三項,初評通過后,按照有關通知要求補充完菩其他評審材料。
本次大賽鼓勵參賽隊伍人員構成多元化發展,跨專業融合,實現真正的設計成果落地實施。
公益與公共服務組完整提交參賽申報及作品評審內容包括:
1. 作品屬于原創設計,不可抄襲;
2. 完整填寫的《“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報名表》;
3. 營業執照副本(個人提交身份證明文件);
4、設計方案:提交的設計方案應包括實物照片或效果圖、產品創意及概念描述、簡要設計說明以及關鍵結構、細節說明,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預估及公益公共服務能力說明;(以 A2豎幅、精度 150DPI 展板形式提交,JPG 格式,限 3 幅以內。)
5. 產品實物(樣品):已量產的產品實物(樣品),如產品實物(樣品)體積過大,可提交能夠準確反映產品設計品質的小比例模型或功能樣機;
6. 設計項目進入終評,還需補充提供能詳細展示產品設計細節及使用方式的視頻(視頻文件說明需簡明扼要,格式限 MOV、WMV、AVI、SWF、MEPG、MPG)或PPT(其他如KEYNOTE等可轉換為PPT格式);
7. 作品知識產權歸屬材料。(如有)
注:
上述提交的材料中,設計方案和設計模型(功能樣機)不得出現作者或作者所在單位的具體信息。 報名及初步評審只需提交2、3、4三項,初評通過后,按照有關通知要求補充完菩其他評審材料。
本次大賽鼓勵參賽隊伍人員構成多元化發展,跨專業融合,實現真正的設計成果落地實施。
十、申訴與仲裁
1. 參賽單位有權對不符合競賽規定或有失公平、公正的評判、獎勵等行為提出申訴;
2. 申訴時 ,應遞交由參賽主創設計師親筆簽字同意的書面報告,報告應對申訴設計事件的現象、發生的時間、設計的人員、申訴依據與理由等進行充分、實事求是的敘述。事實依據不充分、僅憑主觀臆斷的申訴不予受理;
3. 申訴時效 :違規行為發生后2天之內提出,超過時效將不予受理申訴;
4. 仲裁處理 :組委會專設仲裁委員會受理申訴,收到申訴報告之后,根據申訴事由進行審查,并將書面通知申訴方,告知申訴處理結果;
5. 申訴人不得無故拒不接受處理結果,不允許采取過激行為刁難、攻擊工作人員、否則視為放棄申訴;
6. 有關申訴與仲裁 ,向大賽組委會提交。
懲戒機制
當發生下列情況時,大賽組委會有權收回競賽獎項標志的使用權和已頒發的獎品、獎金,并進行公布:
1. 獲獎項目產品由于功能性缺陷造成了重大社會危害;
2. 正式確認獲獎項目產 品侵犯了其他產品的設計權或其他知識產權;
3. 正式確認獲獎項目在評獎過程中有弄虛作假或其他有違公平、公正原則的行為;
4. 獲獎項目及其生產單位在未經大賽主辦單位認可的情況下對獲獎項目進行重大修改,并繼續在該項目產品上使用獲獎標志或利用其進行宣傳。
十一、表彰與獎勵
獎項
大賽獎金總額200萬元。
產品組:金獎 6萬(數量1)、銀獎 4萬(數量3)、銅獎2萬(數量9);
概念組:金獎 6萬(數量1)、銀獎 4萬(數量3)、銅獎2萬(數量9);
公益組:金獎 6萬(數量1)、銀獎 4萬(數量2)、銅獎2萬(數量4);
至尊獎30萬(數量1),說明:從3個金獎中角逐,不受雙重獎勵;
優秀獎2000元(若干)、潛力獎500元(若干)
設立組織獎若干,由組委會對本次大賽組織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進行表彰。
大賽終評參賽作品模型及樣機的補貼、購買規則
1、終評參賽作品提供產品模型的補貼規則(作用對象:產品組、概念組、公益組)按模型制作總價的50%進行補貼(補貼上限1500元,此費內含來往郵費,需要參賽人提供正規發票、收據、付費憑證);
2、終評參賽作品提供產品樣機的補貼規則(作用對象:產品組、公益組)體積在0.5m3以下的作品可提產品樣機,組委會按照來往運費金額進行補貼(補貼上限500元,需要參賽人提供正規發票、收據、付費憑證);0.5m3以上的作品需提交縮小版模型,按照規則1進行補貼發放;
3、組委會對獲獎者的產品模型購留規則(費用上限5000元,作用對象:產品組、概念組、公益組)按照模型制作總價、來往的郵費進行全額支付(需要參賽人提供正規發票、收據、付費憑證)被購留的模型不參與規則1的補貼;
4、組委會對獲獎者的產品樣機購留規則(作用對象:產品組、公益組)按照樣機出廠價格、來往的郵費進行全額支付(費用上限3000元,需要參賽人提供正規發票、收據、付費憑證)被購留的樣機不參與規則2的補貼;
解釋權歸大賽組委會所有
獎勵1. 對獲得“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特別獎、金獎、銀獎、銅獎的主創設計者或團隊授予,“2019年度泉城十佳杰出設計師或團隊”、“2019年度泉城十佳新銳設計師或團隊”、“2019年度泉城十佳公益設計師或團隊”稱號;
2. 對獲得“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特別獎、金、銀、銅獎團體或個人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個人所得稅由獲獎者承擔);
3. 對獲得“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特別獎、金、銀、銅獎、優秀獎的團體或個人在濟南注冊落地,給予大賽配套宣傳、銷售渠道支持;
4. 對獲得“泉城杯”潛力獎的學生給予成為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濟南工業設計研究院(籌)創新開放平臺簽約設計師一年簽約協議。
十二、泉城國際設計周
本屆“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的相關活動構成泉城國際設計周。主要包括以下活動:
大賽頒獎典禮
邀請大賽獲獎者、專業設計師、知名企業、知名電商、新零售機構、新聞媒體、省內外創投基金代表等出席泉城杯創新設計大賽頒獎典禮,由大賽主要獲獎者現場分享獲獎作品案例,并接受組委會頒發的各類獎項和榮譽。
泉城創新設計展
圍繞“新設計、新產品、新思維、新使命”主題對“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的獲獎成果進行展覽展示。
大賽成果轉化
針對但不限于大賽優秀作品,導入孵化資源、創投基金、眾籌平臺、品牌企業資源、舉行“設計+”項目對接與投資商務洽談會,促進原創設計師、設計團隊與各類資源面對面交流互動,共同探索項目對接落地良策,使大賽成果得以轉化并最終走向市場。同時,舉行成果轉化簽約儀式,對達成合作意向的雙方或多方進行現場簽約。主辦方提供公證和法律咨詢等相關服務,推動設計成果的加快轉化。
壹基金溫暖包方案對接會
面向本次參與溫暖包主題設計的獲獎作品和參賽者、有意向贊助溫暖包的企業、單位、團體和個人,壹基金及其捐助單位進行面對面交流,并從中達成若干合作意向。達成合作意向后,壹基金將按照獲獎作品的方案采購或設計、生產溫暖包。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信息與交互設計專委會(IIDC)2019年會暨泉城國際設計論壇
匯聚國內外設計專家及業內翹楚擔任演講嘉賓,包括政府官員、商界精英、專家學者、投資人、產業園區/產業基地/孵化器管理者等,圍繞“新設計、新產品、新思維、新使命”舉辦“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信息與交互設計專委會(IIDC)2019年會暨泉城杯國際設計論壇”。
大賽贊助合作
1、獲得2019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賽事贊助商稱謂,獲得大賽組委會頒發的認證證書,作為歷史見證和留念;
2. 獲得組委會授權,贊助商享有“2019泉城杯國際創新設計大賽賽事贊助商”名稱的使用權,可在贊助商自身企業和產品宣傳推廣中透出,使用權限為一年。
媒介資源
1. 賽事本身在電視、報刊、雜志、網絡、電臺、戶外廣告等眾多媒體的賽事推廣中出現賽事贊助商的企業名稱和標志;
2. 在針對賽事新聞宣傳報道過程中,會安排媒體針對賽事贊助商進行報道;
3. 千萬級網絡流量曝光透出賽事贊助商的名稱和標志;
4. 數百張,宣傳海報,出現賽事贊助商的名稱及標志,張貼百所高校,全市各主要公共場所,覆蓋百萬人口以上。
公關權益
1. 賽事組委會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均邀請20家以上媒體參與,新聞發布會所有報道均出現賽事贊助商名稱及企業標志;
2. 邀請賽事贊助商組建交流論壇,進行企業文化宣傳。
十三、聯系方式
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 何劍明 薛濤 張揚 孫碩 龐立安
聯系電話:0531-55777830
投稿郵箱:qcbcxsjds@163.com
網盤: https://pan.baidu.com/s/1FtFg5ypZZ6PhKFwnMZ8vIg 提取碼: e6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