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標簽: 建筑設計 發布時間:2020年01月13日
城市硅巷面向未來
21世紀的前20年,全球進入城市化及技術變革驅動發展的大轉折時代,快速發展的各類新技術、新規則不斷涌現,伴隨城市發展場景與模式的快捷切換,一批有價值的城市創新發展及規劃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模式與新案例應運而生…面對全新的快速變革的大環境,如何適應、控制和預判城市創新發展的方向、模式和路徑,進而給予有效的規劃引導,是全球城市共同面臨的新挑戰和新任務。
在此背景下,城市“硅巷”建設成為推動創新的重要途徑。“硅巷”一詞來源于紐約曼哈頓,它以存量空間更新為主,以創新復合空間的形式形成具有較高科技創新水平的創新資源集聚地。因此,城市“硅巷”也代表著城市從更新走向創新的發展格局與產業布局。
“城市·硅巷——面向未來設計”「南京老煙廠更新」國際設計競賽
2019年,南京市開始打造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硅巷”空間,而玄武區選擇南京老煙廠作為打造環東南大學創新設計產業帶的啟動項目,由東南大學、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政府、南京市科技局主辦,南京鐘山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江蘇省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指導,雅倫格文化藝術基金會(EMGdotARTFoundation)及南京大田建筑景觀設計有限公司聯合協辦的“城市·硅巷——面向未來設計”之「南京老煙廠更新」國際設計競賽,于2019年10月15日正式拉開帷幕。
大賽以南京老煙廠更新為載體,立足設計產業,期待所有參賽者一方面從“為自身設計”的個體度出發,進行更加貼合使用需求的設計;另一方面為“設計產業”而設計,構建以設計為主體的產業集群體系,形成從設計到轉化再到產業化的創新產業帶,為園區和城市提供更豐富的融合性和多樣性,成為城市硅巷和環東大設計產業帶的示范性項目。
設計競賽概況
南京老煙廠改造項目基地位于南京市玄武區楊將軍巷及碑亭巷交匯處,參賽者需以環東南大學設計產業帶為基礎,以廠區規劃、空間營造、城市硅巷為設計任務,結合自身使用考慮,融合對社區生活、產業業態可持續性、智慧廠區等延伸性思考對南京老煙廠廠區整體環境進行提升改造。
設計競賽專家評委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建國教授,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彤教授,江蘇省設計大師張雷教授,筑境設計總建筑師薄宏濤先生,雅倫格文化藝術基金會主席Marino Folin教授,城市更新專家Josep Miquel Pique先生,國際節能建筑大師、前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Dietmar Eberle先生,ALP建筑事務所創始人Daniel Lischer先生,以及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建筑界“諾貝爾”普利茲克獎得主-湯姆·梅恩| THOM MAYNE。THOM MAYNE他的杰出榮譽包括普利茲克獎(2005年)和AIA金獎(2013年),他于2009年被任命為美國總統藝術和人文委員會委員,于2000年被授予美國建筑學會洛杉磯金獎,憑借《變形》獲得了超過120所美國學會的29項進步建筑獎獲得建筑獎和其他眾多設計獎項。在此次南京老煙廠更新國際設計競賽的現場終評的評審階段,他以線上打分的方式參與其中,與其他專家評委一起,為我們呈現跨越時空的思想交匯。
競賽于2019年12月15日完成提交,共計93組參賽作品進入評審。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以公平公正為原則,由八位評審專家完成線上初級,根據打分情況排名前30名的作品入圍終評。2020年1月10日,由三名國內評委和四名國際評委(主席由中方評委擔當)組成的評審團隊對30組入圍作品進行現場終評,最終決出一、二、三等獎獲獎作品以及優秀獎獲獎作品及其獲獎單位。
“城市·硅巷——面向未來設計”「南京老煙廠更新」國際設計競賽,能夠最大化調動國內外的設計資源,邀請全球各地建筑師、設計師在南京煙廠舊址范圍進行創作,籍此構建以工程設計為主體、以創意設計及工業設計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現代設計產業集群體系,建成區域功能明顯、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空間新格局。
"城市·硅巷——面向未來設計"「南京老煙廠更新」國際論壇
“硅巷”的生命力在于開放融合集聚、打破邊界、持續激活、構筑開放式創新空間,在快速發展及變更的社會需求下,城市更新既需要充分體現歷史人文底蘊、突出地方特色、保護建筑遺跡,同時還要對其功能性、創新性、交互性等方面予以綜合考慮。
在此情況下,由東南大學、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政府、南京市科技局主辦,南京鐘山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并攜手江蘇省勘查設計行業協會、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雅倫格文化藝術基金會(EMGdotART Foundation)、南京大田建筑景觀設計有限公司,以"城市·硅巷——面向未來設計"為主題的「南京老煙廠更新」國際論壇于2020年1月11日在南京老煙廠(南京市玄武區楊將軍巷9號)召開。
玄武區、東南大學和市科技局有關領導出席本次論壇現場。玄武區委副書記林武平表示:南京老煙廠區承載了南京工業發展的歷史記憶,既為玄武區經濟發展做出的巨大的貢獻,又是玄武促進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載體和寶貴的資源。為了深化城市從更新走向創新的發展格局與產業布局,玄武區將南京老煙廠的更新改造作為城市硅巷的重要載體并沒有作為東大南京設計名城建設的啟動的項目。
南京煙廠老廠區的更新轉型,將有助于激發主城區創新活力,打造集約高效,功能互補,校體融合,產城一體,創新創業活躍度高的城市硅巷,創新的事業需要共同打拼。
2020年,玄武區還將重點建設,長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區,打造玄武區創新發展的新高地,我們將搶抓機遇,只爭朝夕。力爭到2025年將玄武區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國際性高品質的設計名城的高新區。
希望通過本次南京老煙廠的設計競賽,匯聚海內外的創意以及協同創新的力量,多角度切入對南京老煙廠載體進行改造升級。集聚打造一塊高端設計產業的集聚之地,一條城市文化的示范街區,一張玄武區城市硅巷的亮麗名片!
繼全程參與評審打分、充分了解參賽作品之后,特邀嘉賓以此為基礎,就中國城市的“成長煩惱”、對城市更新與創新以及老廠區更新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討,為建筑師、規劃師、城市管理者以及建設者們樹立城市蝶變、喚醒再生、多元融合以及持續激活的城市更新建設范本。
專家提到,工業建筑及所在的地段本身具有的歷史地標價值和意義,它們往往曾經見證了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地區和國家的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城市發展方式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增長轉變,這是城市邁向卓越的必經之路。工業建筑保護再利用其作為城市復興和再開發的催化劑,規劃設計先行、多方協調合作、基礎設施優先、適宜業態導入,將實質性的推進城市功能的優化重組和生活品質的提高。
論壇以學術交流、創新發展為目標,關注行業動態、前沿思想和熱點問題,對城市 “硅巷”、資源探索與再利用的話題作了許多思考和實踐,為城市發展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以及注入新的活力和發展動能。
"南京老煙廠更新"國際設計競賽獲獎名單
一等獎:
獲獎者:邢騰(Rex Architecture)&王播夏(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
獲獎作品:共園 SYN-PARK
二等獎:
獲獎單位:TA.R. I -Architects,獲獎作品:Moment of Cohexisting,主創設計師Claudia Ricciardi
獲獎單位:東京工業大學,獲獎作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BLOSSOM,設計師:鈕益斐、邱豐、朱夢然
三等獎:
獲獎單位:東南大學建筑學院,獲獎作品:迭城City Evolution,設計師:高亦超、葉波、謝華華、喬潤澤、潘昌偉
獲獎單位:坊城設計FCHA,獲獎作品:Complex Oasis,主創設計師:石成
獲獎單位:北京中外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獲獎作品:新學校The new school,設計師:柳筱嫻、孫偉宇、吳珊、華啟杰、劉磊、黃亞敏、廖新茂、劉嫻、鄭佳、李媛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建國教授為一等獎獲獎代表頒發證書和獎金
▲玄武區委副書記林武平先生、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丁輝先生
為二等獎獲獎代表頒發證書和獎金
▲市科技局巡視員周文海先生、玄武區常務副區長趙小華先生、玄武區副區長張杰先生為三等獎獲獎代表頒發證書和獎金
當代藝術史家杰克遜曾說,“當我們想起任何一種重要的文明的時候,我們有一種習慣,就是用偉大的建筑來代表它。”可以說,因為建筑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些建筑才仿佛有了靈魂和活力。為此,我們也希望這種持續的求知、專業投入的精神能夠延續下去。
結語:
我們期待并相信,“城市?硅巷——面向未來設計”「南京老煙廠更新」國際設計競賽所帶來的將是一個持續激活城市發展的智慧型協同創新過程,并帶來不同于以往的南京老煙廠的轉型,即一個不一樣的設計創意產業園區,以及城市硅巷的引爆式發展。它不僅從形式上,更將從內容、產業、人才等諸多方面,為南京這座具有悠久文化傳承的城市帶來持續的創新與活力。在此基礎上,設計師們被賦予了新的能量,即沖破傳統,擁抱新的技術變革,擁抱多元的思想,站在更加國際化的視野和平臺上,開拓自我,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