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標簽: 文創產品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04日
2020年實屬不凡,諸多不確定事件的發生讓人們曾想要重新來過,也讓一切走向新常態。向善的力量在此時更顯珍貴,善意的傳遞也愈發重要。公益起始于社會痛點,好在向善的腳步從不會停止。
10月19日,由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廣告和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CDC)聯合主辦的2020“我是創益人”公益廣告大賽終審會如約于上海舉行。來自騰訊主辦方、廣告行業及協會、公益機構、高校及品牌的多位權威評委專家齊聚一堂,共享年度善意作品匯聚之旅。最終,48支作品從“創益科技組”、“創益原力組”、“創益品牌組”和“創益設計組”四大組別的百余個作品中脫穎而出,隨后將通過騰訊生態下的多元流量場景與廣告資源,讓更多看不見的公益項目被看見,不斷釋放善意,放大公益效果。最終廣告效果最優的作品將有機會角逐大賽的年度大獎。
完整獲獎作品名單
終審會上,64支團隊通過連線評審現場的形式,圍繞各自作品進行了創意展示,并與現場各評委展開了深入的討論與交流,共同探索公益廣告實現新路徑。評委們結合團隊表現及作品方案,綜合考慮作品的公益性、創意洞察與策略、創意表現或實施、與媒介的融合度、用戶體驗流程、創意作品技術性表現等多個評審維度,圍繞作品及其所展現出的行業趨勢洞察進行了相關探討與解讀。
創益科技組評委合影
創益原力組評委合影
創益品牌組評委合影
創益設計組評委合影
本屆大賽關注的議題愈發多元,參賽者也尋找到了更大的創作空間。議題既包含罕見病關注、環境保護、特殊人群關注等話題,更聚焦于涉及國計民生的特別關注話題,覆蓋扶貧助農、抗擊疫情、文化傳承、關注留守婦女等當下時事熱點。《藏寶人計劃》、《我在秦陵修兵馬俑》、《國樂知多少》等作品讓故宮文化、兵馬俑保護等文化傳承與保護相關的話題能夠以更為生動的形態被更多人所知;《女排國潮秀 鄉村媽媽繡》則借助女排這一強有力的IP力量,將留守婦女再就業的話題更有張力地呈現出來。
而賽道組別的細分讓參賽者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創益”,也為參賽者提供了更豐富的“創益”選擇與更廣闊的施展平臺。本屆創益科技組的參賽團隊將科技賦能的運用再升級,更加深入有效的運用技術的力量,讓創意的呈現更加生動;創益原力組更關注于以深入洞察和故事撬動愛心,用真實與別出心裁的講述打動人心;創益品牌組聚焦在進一步將品牌力量與向善之心更有機的結合,創造更大的社會影響力;新增賽道創益設計組則以更多元的視覺與互動展現,讓微小善意都能被看見,這也是大賽引入新主辦方CDC的初衷——在探索公益項目深度的同時,拓寬公益實現的廣度。騰訊CDC設計專家、騰訊公益首席設計師劉彥良表示:“我們不僅是自身投入到公益中,更希望能號召更多的人通過設計的力量來改變社會,這和用創意改變世界的‘我是創益人’特別契合,也是‘創益設計組’這個新賽道設立的初衷,我們希望能夠支持更多人通過設計的力量為公益發聲,我們也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讓更多人的創意能被看見。”
本屆“我是創益人”公益廣告大賽共計吸引超過1528支團隊的積極參與,收到454個提交作品。在過去數月各團隊作品的籌備及優化過程中,大賽組委會代表深入創意想法本身,有效搜集多方評委建議,有機結合各個廣告平臺特點,為參賽團隊提供定制化線上培訓,以及系列一對一作品完善溝通輔導,助力每支作品得以最優呈現。從大賽到作品,“創意+公益+科技”的融合力量始終貫穿,“我是創益人”公益廣告大賽所打造的全民共創的生態平臺日趨成型,不斷激發全社會的公益潛能。騰訊廣告市場副總經理常越總結說:“‘我是創益人’大賽行至第四年,每一屆我們都欣喜地看到有更多參賽團隊通過他們的創意作品和創新的形式來探索公益廣告,拓寬公益廣告的邊界,達成鼓舞人心的成效。這些由‘我是創益人’走出的作品,通過內容營銷和技術賦能的方式,用‘科技’達成‘實效’,推動著公益的日常化,讓善意得以發揚?!?/p>
48支獲獎作品近期將陸續進入投放環節,真正發揮公益效能。通過微信“搜一搜”功能搜索“創益人”,隨時了解大賽進程,關注“創益”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