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推動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發揮好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美術成果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聯、中國美術學院將于2024年1月底共同主辦“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此次展覽旨在梳理當代中國數字藝術的創作成果,彰顯數字藝術的社會價值,開拓數字藝術的領域視野,激發藝術創新驅動社會創新的美術發展新能量。現將本次展覽的征稿事宜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 浙江省文聯 中國美術學院
承辦單位: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 浙江省美術家協會 浙江展覽館
二、展覽組委會
名譽主任:諸 迪 范迪安
主任:馬鋒輝 高世名 楊守衛
副主任:王平 韓緒 余旭鴻
委員(按姓氏筆劃):于 朕 王敏杰 王菲菲 劉 中 杜松儒 閔 罕 楊 萍 章 云
秘書長:李 偉
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杜松儒 劉海勇
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敏杰 于 朕 汪 健
展覽編輯:孫 寧
三、展覽學術組委會
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作品評選,同時由監評委員會對評選過程進行監督。
四、展覽時間
2024年1月——2024年2月
五、展覽地點
浙江展覽館
六、征稿要求
1.征稿范圍:展覽面向全國范圍征集作品。參評作品通過專業、行業機構推薦,專家提名和社會征集的方式產生。
(1)在數字技術條件下,以藝術創造和設計創造為核心,專業性與社會性并重、實驗性與應用性兼顧、前沿性與現實性并舉,體現時代主題,注重文化引領與社會價值。
(2)通過數字藝術創作與展示,倡導中國審美標準,提高大眾審美意識,促進藝術與數字互為激發、人文與科技雙向會通。
(3)以造型藝術與設計藝術為原點,以數字技術手段的藝術創新與藝術感知經驗的技術創新、數字藝術實踐的社會創新為基礎,具有開放性、創新性、引領性、啟發性。
2.作品類別:包括但不限于CG繪畫、數字影像、交互藝術、混合現實(AR,VR,MR)、生成藝術/人工智能藝術/AIGC等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作品。
七、投稿須知
(一)投稿時間:自征稿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23年10月15日18點止。(延期至2023年10月19日18點止)
(二)投稿材料:
作品格式:
①純二維靜態作品:提供相關圖片,文件格式為tiff,png或jpg,單張圖片大小小于50M,像素尺寸長邊不低于3840p,短邊不低于2160p。
②實體三維靜態作品:每件應提供不同視角的圖片3-5張(格式參考平面類作品要求),組裝作品要有清楚明了的安裝圖和安裝技術要求說明。如需另附視頻,具體格式參照動態、交互類作品要求。
③動態、交互作品:視頻類文件格式為MP4。MP4分辨率不低于1080p(或圖像精度不低于2K)。文件格式采用H.264壓縮編碼標準,像素尺寸長邊不低于1920p,短邊不低于1080p。(數字交互、交互裝置、VR、AR、MR、全息等交互影像作品應為360度全景視頻,像素尺寸長邊不低于3840p,短邊不低于2160p,并進行相關技術說明;若作品為實時演算生成,請提交編譯完成的可執行程序并打包壓縮,于作品附件處上傳)
注:所有圖片、視頻文件均以作品名稱命名,文件名避免使用特殊符號,不得出現作者的相關信息。若創作環節有使用人工智能,需特別說明具體使用情況。
個人照片電子版1張:文件格式為jpg或png,文件不小于100Kb。
(三)投稿方式:
參賽者文末附件下載報名表,填寫后與參賽作品發送至大賽郵箱:zjidasai@163.com。如有其它問題咨詢:郭老師 18015389215(微信同號)
八、作品評選
評審包括初評與復評。初評未入圍作者不另行通知,復評結果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公布。
九、相關事項
1.主辦單位向參展作者頒發入選證書,每位參展作者獲贈畫冊一本。
2.展覽作品征集收藏遵循自愿原則。作品收藏費由收藏單位與擬收藏作品的作者協商確定。
3.參展作品由主辦單位編輯出版展覽畫冊或圖錄。
4.參展作品在展覽結束后退還作者(已確認為收藏作品的除外)。
5.展覽有關申報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的資格條件的信息,將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站發布。
十、主辦單位對參展作品具有展覽、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和宣傳權。
十一、凡投稿作者均視為確認并遵守本征稿通知的各項規定和《中國美術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實施細則》。
中國美術家協會
大賽相關問題咨詢請加微信jcx130320,qq交流群754856143。